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同仁,大家好!
在這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美好時節(jié),我們相聚一起,作為全省農(nóng)科戰(zhàn)線的一名基層工作者,我今天在這里發(fā)言,與大家共同暢談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和體會,感到無比榮幸和激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的思想精神坐標”是我今天演講的重點內(nèi)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這一“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包括我和你在內(nèi)的全國13億民眾共同為之努力奮斗。用什么來凝心聚力呢?
黨的十八大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無疑給在人生海洋中茫然求索的我們提供了思想精神的坐標,一盞前進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有夢想,有激情,有十足的動力,我想這種精神是一切朝氣蓬勃的生物體所必須的,只要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客觀條件,充分發(fā)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我們的“中國夢”肯定會實現(xiàn),河南農(nóng)科春天的花朵將會開得更加燦爛。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這是1917年9月敬愛的周總理決定東渡日本求學時寫下的詩句。字里行間洋溢著總理的愛國熱情。正是周總理年輕時就樹立了如此遠大的理想,才把苦難的中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我們不曾忘記,我國的核彈之父錢學森得知新中國成立后,毅然放棄國外優(yōu)裕的生活條件,沖破美國的重重阻撓,回到祖國懷抱,在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置身于火箭、導彈研究,為我國“二彈一星”的騰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什么力量使他拒絕了金錢和享受的誘惑呢?是理想,是為建設新中國作出貢獻的遠大理想。因為個人理想一旦和國家危亡、民族興衰聯(lián)系起來,則顯得更加崇高和偉大。黑龍江大學特困大學生陳順達資助百余貧困孩子的感人事跡,經(jīng)全國主流媒體報道后,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陳順達金榜題名考上云南某高校后,為了幫助貧困孩子求學,他放棄了在云南高校繼續(xù)學習的機會,選擇到貧困山區(qū)義務支教兩年;他自己就是一個貧困大學生,經(jīng)濟拮據(jù)時,他經(jīng)常一天只吃一頓飯或就著學校的免費湯、醬油吃飯;他周末要做7份家教,舍不得買書向同學借著看,把錢攢起來給貧困的孩子們交學費……。
他建立了自己的志愿者組織,走遍了除西藏外的西部11個省區(qū),志愿者也擴大為1700多人。到目前為止,他已經(jīng)幫助600多個孩子找到了資助者,而他自己親自資助過的就有100多人。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能有“感動中國“的壯舉呢?是在他身上閃耀著新時代光輝的“雷鋒精神”。如此等等,這一切的一切我想只能用一個準確的答案來概括:那就是無論偉人和凡人,在他們身上都具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所組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