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來越大,自理能力越來越;
房子越來越大,住的人越來越少;
醫(yī)藥費越來越高,治愈率越來越低;
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幸福指數越來越低。
這就是當前老干部的現狀。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地區(qū)與地區(qū)、部門與部門、行業(yè)與行業(yè)、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格局與利益關系也不斷發(fā)生著變化,繼而不同程度地對老干部的切身利益產生一定的影響,必然給老干部帶來思想上的變化、精神上的低迷和情緒上的波動。要幫助老同志認識和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要有針對性做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們在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永遠保持著應有的朝氣,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我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三個機制”的有效運轉是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
老干部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要把黨和國家對老干部的關懷落實到每位老同志身上,保證老干部的離休費按政策規(guī)定及時足額發(fā)放;保證老干部的醫(yī)藥費按政策及時報銷;保證新出臺的有關老干部的生活待遇的政策,按上級精神能及時落實到位,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已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來老干部當中出現的思想問題,導致向省委書記、縣委書記寫信,或串連準備上訪,或要求約見縣主要領導。無外乎以上三個方面出現了問題,要么就是離休費少發(fā)、漏發(fā)了,或沒有按政策落實到位,要么就是醫(yī)藥費沒有實報實銷等等。如去年我縣規(guī)范公務員津補貼,離休干部增加的幅度較大,按理這“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多的工資”應該高興才是,然而我縣的老同志卻高興不起來,原因是離休干部絕大多數按“非領導職務”檔套,因為“非領導職務”檔與當過實職領導的相差200多元一個月。他們感到上級有文件、領導有講話“就高不就低”,周邊縣市沒有這樣的情況,唯獨我縣搞出個“非領導職務”,這些老同志理直氣壯,反響很強烈,情緒很偏激。后來經過十個多月上上下下、反反復復的工作終于解決,最后風平浪靜、心平氣和、平安無事?梢,老同志過于關注自身的利益,一旦利益遭到侵害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會“怒從心頭起,火向膽邊生”。所以保證“三個機制”的有效運轉,老同志的切身利益不受到損害是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二、組織老干部學習是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進入高齡期的老干部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逐漸減少甚至為零,因為年老多病,耳目不靈,手腳不便,與外界的聯系走動大大減少,生活方式單一,精神生活非常貧乏,他們很希望有組織請他們出來學習、活動、參觀。但現在與原單位關系越來越遠,再加上有些領導對老干部工作認識不足,老干部的愿望很難滿足,這就要求老干部局充分擔當。這些年來我們的做法是:
1、四報一刊送食糧:給每位老同志征訂四份報紙一份雜志,學習組長增訂《報刊文摘》、《半月談》,有足夠的時間讀書看報。
2、集中輔導領導講:兩個月一次組織全體老同志集中聽報告。由縣里的領導和部門一把手講形勢、通報情況。
3、小組討論人人談:每個月分三個小組,8、9、10三天進行討論各自談自己對形勢、對社會、對經濟的觀點,知無不言,暢所欲言。
4、外出參觀有感想:每年組織幾次就近就地參觀,感受新農村建設的新成果,城市建設的新變化,工業(yè)經濟的新發(fā)展。
5、知識競賽翻書忙:利用重大紀念活動,不定期地開展知識競賽或保健知識有獎問答,讓老同志到書中找答案。
6、評比先進樹榜樣,每年以小組為單位,無名額指標評出“學習積極分子”,“健康老人”,進行表彰,大力倡導愛學習、勤思考,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為了保證學習活動的參與率和提高老同志的安全系數,我們對每位參與的老同志發(fā)往返的路費,讓他坐車、打的,從而大大提高了組織活動的有效性和參與率,老同志們既開心又滿意。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學習,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域與范圍,不僅使老同志樂于學習,善于學習,更重要地是為老同志營造了更多的思想綠地,涵養(yǎng)更美的精神家園,使他們的思想與時俱進。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