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應(yīng)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節(jié)。古往今來,詠春,頌春,傷春,惜春的動人詩篇在文人志士之下不計其數(shù),在這萬紫千紅的季節(jié)里,路邊的野花開了,過往行人的衣衫薄了,我們的踏春又開始了。
———— 題記
乘車去追尋名人足跡,造訪中國近代文學(xué)先驅(qū)魯迅故鄉(xiāng)——紹興,跟著課本游紹興,在徜徉古城風情的不知不覺中,尋找課本中那些難忘的畫面。參觀魯迅故居,進三味書屋、百草園和壽家臺門,探尋魯迅書桌上的“早”字,細細品味“讀經(jīng)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韻味,讀上一段“人之初,性本善……”,親身感受魯迅當年讀書的意境。參觀周恩來故居,感受偉人生活、瞻仰偉人風采。親臨中國書法圣地——蘭亭,誦《蘭亭集序》探書藝真諦,品味古人曲水流觴的詩情畫意。感受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書法,曠達灑脫,逸趣無窮的文章。
第一站:魯迅故居。
綠柳低低垂掛,白墻青瓦飛檐,綠水烏蓬聲旖旎,油紙絲綢黃扇間,古橋石巷喧。
竹檻燈窗雨暗,夢回千里江南。此系身前身后事,哪得橫眉冷對寒。一身青布衫。
第二站:周恩來故居
周總理年輕的時候就相貌英俊,風度翩翩,是老一輩的中央領(lǐng)導(dǎo)人中最富魅力的了!
我還敬佩他對愛情的執(zhí)著和矢志不渝,他的一生只有過鄧穎超一位夫人,光憑這一點,他的品格也堪稱高潔……
周恩來紀念館修建得頗具現(xiàn)代氣息,大廳中央棱錐體上“為人民服務(wù)”五個大字雄健有力,那應(yīng)該是老毛的手跡。
在出口處,有裝飾精美的留言壁供游人留言。我看到臺灣中華新民黨主席樂可銘先生的兩句留言:臺獨是絕路,中國最強大。雖然和紀念館的整體氛圍無甚大的關(guān)聯(lián),但一想周總理在世時也很操心兩岸統(tǒng)一問題,于是就舉起相機將它拍了下來。
第三站:蘭亭
在周作人的筆下,紹興是一個著名的水鄉(xiāng),城內(nèi)城外,河道縱橫,到處都可通船,而且是那種獨特的烏篷船。然而也許因為這次是自駕游,沒有走到那河道縱橫處,居然沒見到多少類似周莊、同里之類的水鄉(xiāng)景色。到處都是現(xiàn)代化的市區(qū)建筑,寬闊的街道,繁華的商場,喧囂的人流,不禁有些失望。直至到了蘭亭,見到了著名的曲水流觴處,才感受到了些微這著名水鄉(xiāng)水的靈氣。
“曲水邀歡處”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nèi)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相傳這兩個字其“鵝”字系王羲之一筆而就,“池”字由王獻之從容續(xù)成,父子合璧,千古稱奇;亭前有一彎彎曲曲的水溝,水在曲溝里緩緩地流過,當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邊,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葉托著順水流漂行,到誰處停下,誰就得賦詩一首,作不出者罰酒一杯。右軍祠是紀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當時任右將軍、會稽內(nèi)史,因此人們常稱他為王右軍。祠內(nèi)有許多碑刻,正中懸掛王羲之畫像,兩邊的楹聯(lián)是"畢生寄跡在山水,列坐放言無古今。"祠內(nèi)有一水池,稱為"墨池",據(jù)說當年王羲之用這池子的水蘸筆習書,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第四站:大禹陵
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在小時候聽過有關(guān)他的故事,大禹陵就座落在紹興城外。這里再沒有故事,更多的是對文化精靈的仰慕與崇敬。
悠悠就是幾千年,比之長沙馬王堆看到的出土古文物更要深長。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我仍然要感嘆,小小一個紹興城怎么擠得下這么多名人勝事,徐渭、周恩來,蔡元培、夏丐尊……紹興城其實不大,一個蘭亭,一個王羲之,總感覺紹興的文化觸角,綿延得很長,“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視野之開闊,思想之通達,極具韌勁。因了他們,總感覺走不完。
也許有一天,還有興致,背起行囊,獨游紹興。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