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有關精神,本人在學習調研階段,通過多種形式重點學習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科學發(fā)展》《科學發(fā)展觀重要論述摘編》以及《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領導干部學習文件選編》中的內容,從而對科學發(fā)展觀的深刻內涵、產(chǎn)生背景、精神實質、重大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F(xiàn)按照學院黨委有關要求,結合本人在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學習的體會,結合部分老師、學生對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本人對自己的思想狀況、工作實際、具體職責進行了深刻反思與剖析,自省自警。現(xiàn)將近一個時期本人在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不足
1.全局意識不強,存有本位主義思想。對于自己的工作能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對于學;蛳道锏钠渌ぷ麟m然也能完成,但努力程度明顯較低,總覺得應是各司其職,各管一攤,不是自己責任范圍內的事最好別來麻煩自己,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惰性心理較強,這實際上是一種自私的本位主義思想在作怪。
2.工作能力還有待提高。首先,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或是不良傾向,不能以一個系領導的身份及時處理,顧慮比較多,有時得過且過,特別是對待比自己年齡大、資歷老的同志。其次,由于工作任務相對繁重,特別是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加之對外交往的機會較少,又沒有創(chuàng)造機會主動地走出去,所以感覺在對外協(xié)調能力方面還有欠缺,應不斷加強。另外,在明辨是非的能力、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從整體利益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都有待提高。
3.工作的前瞻性不夠。整天忙于日常事務性工作,更多的時間用于考慮怎樣應對眼前或近期的工作,而較少考慮工作長遠的發(fā)展。特別在自己休產(chǎn)假期間,因為提前對我系學生擴招形勢和后果估計不足,又趕上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政策的調整,因而造成目前學生黨員比例偏低的局面。
4.爭先創(chuàng)優(yōu)精神不夠。對自己的工作有一種盲目的滿足感,總認為在缺編的情況下能把學校、系里安排的工作都做好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而很少去思考在工作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認為我系學生工作基礎不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缺少了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進取精神,工作動力不足。主觀上不夠努力,一切順其自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究其實,這是一種盲目自滿、不求進取的惰性思想,影響了工作質量的提升。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學習深度不夠,理論水平有待提高。平時忙于工作,忙于事務,真正用于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很少。在學習過程中,只注重掌握一些基本觀點,而缺乏系統(tǒng)深入的學習,因而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精神實質理解得不深不透,特別是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把握得不準。由于理論學習不夠,思想不解放,缺乏開拓進取精神, 求穩(wěn)怕亂,很難開創(chuàng)新的工作局面。
2.宗旨意識不牢。保持高度的敬業(yè)精神,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盡心盡力地做好所擔負的工作,并以老師、學生滿意作為改進工作、提高素質的標準,是作為高校中層干部的一項基本要求。但是,自己的這種觀念樹立的并不完全牢靠,在工作上、學習上、作風上還不能高標準、嚴要求,在提高自己工作能力,改進工作作風的緊迫感和責任心不強,離上級的要求和學生的期望還有一定差距。
3.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還習慣于用老辦法、老經(jīng)驗、老眼光來處理工作,吃老本多、鉆研業(yè)務少,就事論事多、研究政策少,照抄照搬多、理論指導實踐少,致使知識更新、服務能力落后于學生工作的發(fā)展變化。在實際工作中習慣于沿用老思維、老辦法、老框框分析和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面對當前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缺對策、少辦法,等待觀望,被動應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不斷提高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自身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認真系統(tǒng)地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科學文化水平、法律水平以及業(yè)務工作能力,特別要注意提高運用各種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另外,還要積極參與科研工作以及調研活動,并做到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相結合,從而更有效地指導學生工作開展。
2.不斷提高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本領。在工作實踐中注重經(jīng)驗教訓的及時總結,不斷培養(yǎng)自己能夠在復雜的人物和事件中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以及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加強領導能力的鍛煉方面,應該向其他領導多學習,多聽取大家的建議。在加強對工作的前瞻性能力方面。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從而能夠了解到工作的更多新特點、新動向,同時,凡事要多加留意,多多思考,深入研究一些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搞清來龍去脈,做到對事物的發(fā)展了然于胸。
3.不斷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工作的實效性。我系學生工作教師只有2人,而學生有950人,工作任務相對繁重,而且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越來越多,為使學生工作能在穩(wěn)定中謀求發(fā)展,就必須不斷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采用新方法、新手段。同時,還要不斷勉勵自己與其他學生工作教師,繼續(xù)發(fā)揚艱苦奮斗、埋頭苦干、自覺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踏踏實實地把工作做好。
4.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能力,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工作教師的形象。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提升自身形象,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帶動學生。
以上不足之處請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中小學教師要做讀書的帶頭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心得體會
慶陽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龍學孝
無論如何,讀書總是讓人心里一亮的一個字眼。古今中外,先賢圣哲和有識之士論及讀書的格言妙語恒河沙數(shù),誰都可以信手拈來幾條。然而讀書之現(xiàn)狀可謂每況愈下,盡管網(wǎng)上閱讀可彌補一些不足,可我們的文本閱讀仍不容樂觀。據(jù)有關閱讀調查顯示,中國人年均讀書不過5冊,而俄羅斯是50冊,美國是55冊,猶太人是65冊,差距委實不小。細究其因,恐怕與社會浮躁之風有關。其實,讀書應該成為常態(tài),就像人們串門兒一樣,自然而然,無須刻意為之。在我看來,國民閱讀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不是不明白人生的重要意義,而是沒有養(yǎng)成科學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習慣一旦養(yǎng)成,你想不讓他讀也難。那么,培養(yǎng)良好的談書習慣從何入手?答曰:從中小學抓起。誰抓?自然是中小學教師。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教師必先養(yǎng)成習慣。所以使,中小學教師要做讀書的帶頭人。
目前,我國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凡國民必將受教育,那么自小學至初中及至高中,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應該說,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基本可以養(yǎng)成。而習慣一旦養(yǎng)成,必須終身受用。去年十一月,我參加了全國校長發(fā)展學校在北京舉辦的“教育領導與校長智慧”培訓班,有幸聆聽了中國當代教育大作家朱永新作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報告,他所倡導的新教育實驗的宏大行動,第一行動即是營造書香校園,旨在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社會的形成。其主要觀點有三:一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二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精神;三是一個沒有閱讀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人類的精神是怎樣成長起來的?就是從讀書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如果沒有文字,如果沒能有閱讀,人類就不能有思想和財富。人類處于不斷追求思想和財富的過程中,這個不斷追求的過程就是閱讀的過程。世界上很多國家包括美國都把閱讀放在首要的位置。正因為如此,朱永新強調沒有閱讀的學習只是訓練,真正的精神饑餓感應該在中小學形成,要讓校園飄溢著書香,F(xiàn)在,加入到新教育實驗的中小學遍布大江南北,“晨育、午讀、暮省”已成為新教育兒童的生活方式,他們在閱讀中完成了從毛毛蟲到美麗的彩蝶的成長儀式。而要實現(xiàn)這校的目標,中小學教師帶頭閱讀,責無旁貸。
自201*年起,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利》開展了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這就是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年度“ 推動讀書十大人物”5年已推出50人,其中中小學教師有30人,說明他們是帶頭讀書的主體,是推動讀書的主力。當選201*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之一些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郭涵,她把推動讀書視為自己的教育使命,不僅個人勤讀,而且?guī)ьI教師、行政人員和學生全員上陣。她推動的讀書活動首先是一種管理實踐,其次是一種文化追求,讀書改變了師生們的精神面貌,也激活了一所學校的文化價值。還有像當年榜上有名的華南師大附小語文教師陳琴,她獨創(chuàng)了“素讀”經(jīng)典課堂,為每個孩子小學6年的母語學習進行了整體規(guī)劃,使學生在一年級時就能突破3000字的常規(guī)識字量。她深知“沒有教師的閱讀就沒有學生的閱讀”,她以奇跡的實踐為“素讀”正名,驗證了它在現(xiàn)代教育中依然內耀的價值。難怪名列當年十大人物之首的湖南師大教授、博導劉鐵芳菲這樣描述:“閱讀培育了我的生命情懷,滋潤了我的生命質地,提升了我的生命境界……閱讀改變命運,閱讀滋養(yǎng)生命。”閱讀,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自覺和精神長路,中小學教師都應加入這個隊伍,并帶著自己的學生,堅持不懈,一路領跑。
蘇霍姆林斯基地《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怎樣做到終身備課,這就是讀書,每日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我們的中小學老師應該以此為鞭策,時時反省自己。五愛娣在考察美國中小學語文教育后,著有《美國語文教育》一書,其中寫道:“美國為了解決閱讀難題,政府承諾要保證每個孩子在三年級時能夠學會閱讀。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政府實施“閱讀第一”的行動項目,專門制訂了《把閱讀放在第一位》的手冊在全國推廣應用。他們相信:“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學生閱讀”,讓閱讀成為最廣泛的學習實踐。在加州珠一所小學里,校長辦公室的門上就貼著這樣一張告示:讓你的學生每天看見你閱讀,每天念給你的學生聽;讓閱讀成為生活中愉快的一部分;將書本講到最低程度;在整個校園里宣傳各類書……校長讀給學生聽,老師談給學生聽,把閱讀時間還給孩子,要求教師把講解書本降到最低限度,即讓孩子們通過閱讀實踐來學會閱讀,并且要求在整個校園里宣傳各類書籍。這些要求都落實得很具體,并且用數(shù)量要求來控制和衡量閱讀標準。“為生存而閱讀,為閱讀中生存”是美國語文教育追求的閱讀境界。我們的中小學老師應該以此為借鑒,不斷對照自己。
“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品質,也決定一個民族的素質,影響一個國家的走向。”201*年,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在為“世界讀書日”的撰文中構寫道。既然如此,我們的中小學老師何不早日攜起手來,為了自己。為了學生,為了國家,帶頭讀書呢?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