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教育論文
1小學生責任論文
隨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每個家庭的孩子少了,我們的日子也逐漸富裕了,父母陪讀、上學接送、不讓孩子做家務活……部分家長的過分“包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小學生責任感的缺失。這些學生主要表現(xiàn)為自私自利,驕傲自滿,為我獨尊。事實上,小孩子也有他應該承擔的責任。在家里他是家庭一員,在學校他是一名學生,在社會上他是一個小公民,不同的角色賦予了孩子不同的責任。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在這方面,家長要做到該放手就放手。社會是一個大家庭,也是一個大染缸,它不僅有真、善、美、而且還有假、惡、丑,學生的成長不可能脫離這個環(huán)境。小學生的模仿力強,周圍人、身邊事都能直接影響到他們能否健康成長。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一種認真的責任心,是解決許多問題的教育手段!爆F(xiàn)實生活也急需要增強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美國的西點軍校還將“責任”二字作校訓。如果把社會比喻成一座大廈,那么每個公民的責任感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石,有了責任感,人們才會去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了責任感,才會時刻準備著伸出一雙援助之手;有了責任感,才會將個人融入到社會的海洋中,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才干,為國效力!镀返屡c社會》課程綱要明確指出對學生責任教育的主題思想是;1、體驗不同場合下的角色變化,觀察思考不同的角色應有的不同社會表現(xiàn)和應承擔的不同責任;2、增強責任意識,知道自己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3、體驗承擔某項任務,感受認真履行職責并完成任務后的愉悅;4、知道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維護集體榮譽是作為集體一員應盡的責任,愿意承擔和認真完成集體的任務。
概刮地說,小學生的責任教育應包刮;(1)、對自己負責人A、對自己的生活負責。B、對自己的行為負責。C、對自己的學習負責。(2)、對他人負責
(3)、對集體、對社會負責
對自己負責,就是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會做的事情要學著做,因為一個獨立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的幼兒是不可能有責任感的,可以說,責任感始于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對于孩子犯錯,除了改變家長和老師的教育觀念外,有時對孩子可采取一些強化措施,讓孩子為過錯付出一定的辛苦。這可以通過班會、隊會進行。如;低年級舉行整理書包比賽。要讓孩子懂得學習是他的責任,學習不是為父母、為他人,是為他自己。從小要養(yǎng)成閱讀、講述、觀察、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獨立作業(yè)、獨立收拾文具、學具等的習慣。還可以通過學校班隊主題活動,如;“讓書香浸潤校園讓經(jīng)典潤童年”等主題,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活動。
2淺論對小學生的責任教育
對他人負責,就是不影響別人,不侵犯他人。會保護自己,不做危險的事等等。這可以通過開展班隊的“文明之星伴我同行”評比活動進行。
對集體、對社會負責。包刮維護集體的榮譽,為集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損壞公共物品,不影響公共衛(wèi)生等等。如;值日生勞動、隨機地一些集體勞動等。老師要讓孩子明白,班級中的任何一員都有為集體做事的職責和義務。還可以通過班隊主題活動,如“弘揚我老區(qū),以我所能盡責任”精神,開展“我是一名小記者”、“我是一名小導游”、“當國旗升起時”等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
總之責任心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格品質(zhì),它有助于促進小學生良好品質(zhì)的發(fā)展,有助于小學生獨立性的增強,有助于促進他們的智力發(fā)展和學習水平的提高,對他們各方面的發(fā)展,對其將來的事業(yè)成功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肩負著建設祖國明天的責任;孩子是我們的希望,他們肩扛著振興華夏的責任;孩子是未來社會的軸心,他們背負著“保衛(wèi)祖國、穩(wěn)定社會”的責任;孩子是未來家庭的中流砥柱,他們背負著“贍養(yǎng)老人、撫育后代”的責任……如果我們不注重從小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責任心,他們將來怎能勝任這些職責?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抓住時機,循循善誘,使我們的學生真正做到“好習慣,早養(yǎng)成,終受益”。責任意識與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教師、家長科學而又耐心地培養(yǎng)。學校應重視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嘗試通過各種途徑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等方面的良好習慣,在這一教育過程中,從小培養(yǎng)學生高度的責任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應是小學德育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他應當滲透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并具有由淺與深,步步遞進的教育層次;明確的行為目標、具體細致的訓練方法,且通過持之以恒的教育培養(yǎng),才能真正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習慣。但我們也看到,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蹴而就,總會有反復,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離不開責任心的支撐。責任心以認識為前提,以情感為基礎,靠意志來維持,通過行為來體現(xiàn)。一個人具有對己對人、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心,良好的行為才可能穩(wěn)定持久,進而形成受益終身的良好習慣。
3小學教師《愛與責任》師德心得體會》由網(wǎng)友提供或由論文
115(常用范文頻道)于網(wǎng)絡收集與整理,其版權屬于原作者。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認為首先要有足夠的愛心,愛學生、愛事業(yè),對學生的成長全面負責。來到新單位以來,我對師愛、師德內(nèi)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我來談談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首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以陶行知先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勵自己,堅定選擇為教育事業(yè)奉獻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講奉獻,不求索取,敬業(yè)樂業(yè),把自己的生命、樂趣、幸福建立在學生身上,建立在教育工作中,為中華民族的昌盛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奉獻出自己全部的聰明才智,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美譽。
其次,學生是一個人,是一個有著自已的想法和愛好、興趣的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可以彌補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響學生的良好情感,可以使教師的影響長久地保存在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因此,教師就應該服務于學生。但在對待學生上,我還做得不夠,特別是對個別學困生,平時看到他們上課不聽講、不遵守紀律,就火冒三丈,有時還會說一些過火的話。
學習了《愛與責任》之后,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行為和身體健康,在教育活動中,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從不以個人好惡,也不以學生品德狀況的優(yōu)劣為轉(zhuǎn)移,幫助學生整體提高。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廣交朋友,多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愛去贏得一切學生的信賴。多給后進生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把對他們的“反感”換成“容忍”和期待,竭力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出自真心地去贊揚、去鼓勵。為后進生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責任教育論文》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責任教育論文: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