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縣文物保護管理所201*年消防安全工作計劃
墨玉縣文物保護管理所201*年消防安
全工作方案
為確保文物單位消防安全大檢查工作扎實有效開展,根據(jù)文物保護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特質定本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文物保護和消防安全法律法規(guī),認識落實“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通過文物部門的密切配合,強化消防安全監(jiān)管,,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強責任主體意識和防控火災的能力,有效預防和事故發(fā)生,確保國家文化遺產安全。二、時間安排
201*年1月開始至12月三、檢查范圍
本次檢查的文物單位包括: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重點是26個保護點)消防安全不合格的有四個保護點(自治區(qū)級的夏
合勒克莊園、縣級保護單位依瑪木艾甫臺爾麻扎、依瑪木
艾斯卡爾麻扎、阿羅清真寺201*年1、2月消防安全設備裝完,26個保護點每月檢查一次問題大地方要進行采取措施。四、檢查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國家文物局突發(fā)事件應急工作管理辦法》;五、檢查內容
(一)消防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崗位職責情況文物保護點、是否明確崗位職責,層層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簽訂責任書。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檔案建立情況
要進行防火巡查,檢查;
要健全消防(控制室)值班;要齊全消防設施,器材維護;要加強火災隱患整改;要舉行火災應急預案演練;電器設備的檢查管理。消防安全工作考評和獎懲等
按規(guī)定建立消防檔案,努力搞好消防檔案完整,規(guī)范。
消防設施設備及其使用情況每月進行檢查要爭取上級領導的支持,要齊全各種滅火設備
擴展閱讀: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論文
淺談文物保護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摘要】近年來,各地文物保護單位相繼發(fā)生火災,對文物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本文針對文物保護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并就如何預防火災,保護好文物保護單位,從制度和消防硬件設施方面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娟P鍵字】文物;消防安全;管理
201*年2月7日,福州市鼓樓區(qū)法海路1號法海寺發(fā)生火災,燒毀該寺大殿及法堂。201*年5月28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夷山余慶橋發(fā)生火災,該大橋完全燒毀。文物單位接連發(fā)生火災,充分暴露文物保護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文物主管部門應當積極作為,深刻吸取火災事故教訓,認真分析轄區(qū)文物單位的消防安全形勢,督促文物單位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消防安全條件,全力預防文物單位火災的發(fā)生。以南平為例,全市現(xiàn)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73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3處,這些文物單位大多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木拱廊橋、眾多寺廟和宗祠都是木質結構,大多地處偏遠的農村,一旦失火,損失慘重。
1201*年,南平文化、消防部門聯(lián)合對全市473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消防安全逐一進行了檢查,各文物保護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1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不到位。部分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不到位,未建立相關工作制度,管理人員缺
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識,不懂得文物的火災危險性和重點部位,沒有掌握消除文物火災隱患、處置初起火災等基本技能。1.2建筑耐火等級低。大部分文物保護單位都為木質結構建筑,年代久遠,木材干燥,一旦發(fā)生火災,容易造成火勢迅速蔓延。1.3消防滅火設施配置不足。部分文物保護單位都沒有配置必要的滅火設施,一旦發(fā)生火災,無法在第一時間撲滅火災,失去了滅火的最佳時間,特別是離消防站較遠的文物保護單位,道路崎嶇,現(xiàn)場消防用水不足,即使消防車到達現(xiàn)場,也無法正常開展滅火救援。
1.4在建筑內使用明火和大功率電器。部分文物保護單位使用香燭和長明燈進行祭祀活動,一旦香燭和長明燈翻落很容易引燃周圍可燃物,釀成火災。部分文物保護單位內還住有居民,平時需要使用液化氣和大功率電器,且防火意識較差,加之不良的用火和用電習慣容易引發(fā)火災。
1.5電線未穿管保護。部分文物保護單位的電線已老化,有些文物保護單位已對電線進行穿管保護,但是居住在文物保護單位內的居民私自對線路進行改動,造成部分電線未穿管保護,一旦電線出現(xiàn)故障,很容易引發(fā)火災。
1.6文物保護單位管理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雖然部分文物保護單位配置了消防設施,但是由于管理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平時沒有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yǎng),甚至不會正確使用消防設施,發(fā)生火災時無法使用現(xiàn)有的消防設施有效進行滅火。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墨玉縣文物保護管理所201*年消防安全工作計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墨玉縣文物保護管理所201*年消防安全工作計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