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部復印員網管工作標準(終稿)
1范圍
1.1本標準規(guī)定了公司總經理工作部網管兼復印員的職能、工作內容與要求、工作程序、責任與權限、檢查與考核。
1.2本標準適用于公司總經理工作部網兼復印員工作。2職能
公司總經理工作部網管兼復印員在公司總經理工作部主任的領導下,負責總經部部門網站的維護與內容更新以及對公司所屬各單位部門網站的監(jiān)督、提醒責任部門進行更新與更改同時對公司行政、黨委名義上報、下發(fā)的文件、工作總結、工作安排以及領導交辦的材料的復印、印刷工作。3工作內容及要求
3.1負責印刷裝訂以公司行政、黨委名義上報、下發(fā)的文件、工作總結、工作安排以及公司黨委、公司行政各類會議材料等。
3.2負責復印公司領導或總經理工作部主任批準的上級文件、規(guī)定、制度等材料。3.3負責復印機、速印機的保養(yǎng)、維護和定期聯(lián)系檢修工作,確保設備完好。3.4保證復印室各種設備擺放整齊、定置管理,各種材料井然有序。3.5負責總經部部門網站的維護與內容更新。
3.6負責對公司所屬各單位部門網站的監(jiān)督,對未及時更新的單位進行提醒與考核。3.7負責對公司主頁內容進行監(jiān)督,對未及時更新或有問題的內容,提醒責任部門進行更新與更改。4工作程序
4.1除正常的公司文件及各類材料印刷任務外,其它需印刷的材料要按“復印材料審批單”辦理,復印要有登記。
4.2確定復印機開機時間,并嚴格執(zhí)行。4.3每天上網查看網頁的更新與更改情況。5職權
5.1有權拒絕未經公司領導或總經理工作部主任(副主任)簽字同意的材料的復印。5.2有權對打印模糊或位置不正的材料拒絕印刷。
5.3有權拒絕未經領導批準擅自使用復印機、速印機等印刷設備。6檢查與考核
按公司《全方位目標管理經濟責任制》進行檢查與考核。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標準化委員會辦公室提出
本標準由總經理工作部負責起草
本標準由總經理劉洪斌批準
擴展閱讀:國際電聯(lián)網絡管理標準組最新工作進展201*01
ITU信息《郵電規(guī)劃》201*年第1期
國際電聯(lián)網絡管理標準組最新工作進展
信息產業(yè)部電信研究院規(guī)劃設計所魯春叢
摘要為更好地適應通信業(yè)的發(fā)展,ITU-TSG4正在考慮調整內部組織,以期在標準研究的前瞻性、可用性再向前推進一步,本文介紹了國際電聯(lián)網絡管理標準組最新的工作進展情況,包括:最新通過的建議,研究組的調整及今后與TMF的合作等需要關注的議題。僅供參考。關鍵詞ITU-T網絡管理建議
1最新通過的建議
國際電信聯(lián)盟電信標準部(ITU-T)第四研究組(SG4———包括TMN在內的網絡管理)201*年全會于10月27日至11月7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本次會議期間通過了5項新建議,對3項建議進行了修訂,對3項建議進行了增補,對1項建議進行勘誤,產生了1個實現(xiàn)指南,具體情況參見表1。
目前SG4有17個專題(Question),各專題名稱參見表2,根據(jù)SG4負責研究領域的技術發(fā)展狀況、實際市場需求、SG4標準研究的進展等因素考慮,SG4內各專題的內容應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目前形勢的需要。
經SG4項目管理組、各工作組主席、各專題報告人及與會專家的深入討論,最后決定將研究組目前的專題設置做如下調整(如所示)。調整后各專題的名稱如表3所示。
Q1/4Q2/4Q3/4Q4/4Q7/4Q8/4Q9/4Q10/4Q11/4Q12/4Q13/4Q14/4Q16/4Q17/4Q18/4Q19/4Q1/4Q2/4Q3/4Q4/4Q5/4Q7/4Q9/4Q10/4Q12/4Q14/42研究組的調整
按照TSAG對各研究組的要求,本次會議期間SG4用了很長的時間討論研究組的改革問題,內容涉及研究組各專題的調整、各工作組的調整、SG4本身的調整以及下一個研究期的研究方向等內容。本次調整的結果需進一步報TSAG會議批準后才能在以后的全會中實際落實。具體調整的步驟是:
1)先對各專題進行調整;2)將調整后的各專題重新分為不同的工作組;
3)將SG4的研究內容按塊(Block)分割,以便于在ITU-T層面對各研究組研究內容進行重組。2.1題的調整
12Q18/4圖1SG4各專題調整方式2.2各工作組的調整
在完成對SG4各專題研究任務調整的
基礎上,本次全會對SG4的各工作組進行了重新劃分,具體調整方式如圖2所示。采用以上劃分后,WP1/4和WP2/4題目維持不變,
《郵電規(guī)劃》201*年第1期ITU信息
調整后的工作組WP1/4(Qs2,3,4,5)WP2/4(Qs7,9,10)WP3/4的題目更改為:電信管理信息模型和協(xié)議(Telecommunic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ModelsandProtocols)2.3SG4研究內容的調整
為便于TSAG在下一個研究期對各研究組進行調整,本次會議上SG4基于調整后的
原工作組WP1/4(Qs2,3,4,5)WP2/4(Qs7,8,9,10,11)WP3/4(Qs12,13,14,16)WP4/4(Qs17,18,19)WP3/4(Qs12,14,18)圖2SG4各工作組調整方式
表1本次會議通過的建議工作組序號建議號建議中文名稱建議英文名稱建議類型1/42/43/4ErrorPerformanceLimitsand光傳送網中,多運營ProceduresforBring-into-service商國際電路和電路段業(yè)1M.2401andMaintenanceofmulti-operator新建議務開通和維護的過程及internationalpathsandsections誤差限制withinanOpticalTransportNetwork運營商網絡間互連所Designationsforinterconnections2M.1400修訂需的指派amongoperators"networksFormalisationofinterconnection運營商網絡間互連所3M.1401designationsamongoperators新建議需指派的形式化描述networksPRINCIPLESFORAM.3010“電信管理網原理”4TELECOMMUNICATIONSMANAGEMENT建議增補Amendment1增補1NETWORKAMENDMENT1對基于IP業(yè)務RequirementsforQoS/SLA5M.3341QoS/SLA進行管理所需managementovertheTMNXinterface新建議的TMNX接口需求forIPbasedservicesTMNServiceManagementRequirementsforInformation為支持應急通信指配InterchangeacrosstheTMN6M.3350所需TMNX接口的業(yè)務X-interfacetoSupportProvisioning新建議管理需求ofTelecommunicationCapabilitiesforDisasterReliefOperationsandMitigation從網絡和網元視點定SDH-DLCFUNCTIONALREQUIREMENTS7Q.837.1義的SDH-DLC管理功能FORTHENETWORKANDNETWORKELEMENT新建議需求VIEWSM.3100“通用網絡信息模Genericnetworkinformationmodel8建議增補Amendment7型”增補7Amendment7ACORBAInterfaceSpecificationQ.834.4“基于UML接口需求forBroadbandPassiveOptical9Corrigendum的BPONCORBA接口規(guī)NetworksbasedonUMLInterface建議勘誤1范”勘誤1RequirementsCORRIGENDUM1ACORBAInterfaceSpecification“基于UML接口需求forBroadbandPassiveOpticalQ.834.410的BPONCORBA接口規(guī)NetworksbasedonUMLInterface建議增補Amendment1范”增補1RequirementsAmendment1ITU信息《郵電規(guī)劃》201*年第1期
11124/413Q.812Q.811G.850系列建議實現(xiàn)G.850seriesImplementers’Guide實現(xiàn)指南者指南Q和X接口的低層協(xié)議Lowerlayerprotocolprofilesfor修訂輪廓theQandxinterfacesQ和X接口的高層協(xié)議Upperlayerprotocolprofilesfor修訂輪廓theQandxinterfaces表2SG4目前各專題名稱專題號Q1/4Q2/4Q3/4Q4/4專題名稱中文術語和定義英文TermsanddefinitionsDesignationforinterconnectionsamong網絡運營商之間的互連指派networkoperators對于性能和故障管理的傳送網和業(yè)務操作Transportnetworkandserviceoperations過程proceduresforperformanceandfaultmanagementTestandmeasurementtechniquesand應用于電信系統(tǒng)和相關組成部分的測試instrumentationforuseontelecommunications和測量技術及設備systemsandtheirconstituentpartsJitterandwandertestandmeasurement應用于電信系統(tǒng)和相關組成部分的抖動techniquesandinstrumentationforuseon和漂移的測試和測量技術及設備telecommunicationssystemsandtheirconstituentpartsTMN的原則和結構TMNprinciplesandarchitectureTMN用戶接口RequirementsfortheTMNUserInterfaceTMNX接口的需求RequirementsfortheTMNXinterfaceQ5/4Q7/4Q8/4Q9/4Q10/4Q11/4Q12/4Q13/4Q14/4Q16/4Q17/4Q18/4Q19/4Frameworkforunifiedmanagementof對綜合電路交換和基于包的網絡的統(tǒng)一integratedcircuit-switchedandpacket-based管理框架networks(withaninitialemphasisonIP-basednetworks)Principlesofthecustomernetworkmanagement用戶-網絡管理和網絡-網絡管理原則andthenetwork-networkmanagementMethodologyandgenericinformationmodelsTMN接口的方法學和通用信息模型forTMNinterfacesGenericnetworklevelmanagementof傳送系統(tǒng)的通用網絡層管理transmissionsystemsInformationmodellingforbroadbandnetworks寬帶網和ATM網元的信息模型andATMnetworkelements支持IMT-201*和智能網(IN)的TMN管TMNmanagementsupportforIMT-201*andIN理開放分布式管理體系結構OpenDistributedManagementInfrastructureProtocolstosupportoperation,在F、Q和X接口上支持操作、管理和維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attheF,Qand護的協(xié)議XinterfacesInformationmodelsformanagement與交換和通用支持業(yè)務有關的管理應用applicationsrelatedtoswitchingandgeneric的信息模型supportservices
14《郵電規(guī)劃》201*年第1期ITU信息
表3調整后各專題名稱新專題號中文Q1/4術語和定義Q2/4網絡運營者之間的互聯(lián)指派Q3/4Q4/4專題名稱英文TermsanddefinitionsDesignationforinterconnectionsamongnetworkoperators對于性能和故障管理的傳送網和業(yè)務Transportnetworkandserviceoperationsprocedures操作過程forperformanceandfaultmanagement應用于電信系統(tǒng)和相關組成部分的測Testandmeasurementtechniquesandinstrumentation試和測量技術及設備foruseontelecommunicationssystemsandtheirconstituentparts應用于電信系統(tǒng)和相關組成部分的抖Jitterandwandertestandmeasurementtechniquesand動和漂移的測試和測量技術及設備instrumentationforuseontelecommunicationssystemsandtheirconstituentparts管理的原則和結構ManagementprinciplesandarchitectureB2B和C2B管理接口需求RequirementsforB2BandC2Bmanagementinterfaces包括會聚有線和無線的語音、數(shù)據(jù)及FrameworkforthemanagementofNextGeneration多媒體在內的下一代網絡的管理框架Networksincludingtheconvergenceofvoice,dataandmultimediaforwire-lineandwireless管理接口方法學和基礎管理信息模型Managementinterfacemethodologyandinfrastructuremanagementinformationmodels與特定應用相關的管理信息模型Applicationspecificinformationmodels管理接口的協(xié)議ProtocolsformanagementinterfacesQ5/4Q7/4Q9/4Q10/4Q12/4Q14/4Q18/4新專題,將本研究組所研究的內容劃分為3塊(4X、4Y、4Z),每一塊所涵蓋的研究內容是緊密結合的不可分割的最小整體。具體分割方式如圖3所示。SG4向TSAG提交的研究組改革報告中,建議在下一個研究期將以上3塊劃歸到同一個研究組。
按照塊劃分的SG4的研究專題-便于TSAG對各研究組進行重組-4X:核心TMN塊(CoreTMNBlock)Qs1,2,7,9,10,12,14,18/44Y:測試和測量技術及設備塊(Test&MeasurementTechniquesandinstrumentation)BlockQs4,5/44Z:傳送網和業(yè)務操作過程塊(TransportnetworkandserviceoperationsproceduresBlock)Q3/43今后關注的議題
(1)與TMF的合作
流程的內容,進而得到可操作的過程流程模本次會議上,SG4與TMF進行了一次重
型和交互信息間的關系,對指導電信商務運要的聯(lián)系會議,其中主要討論了雙方在eTOM
營的整體設計和開發(fā)是一套很好的工具。方面進行合作的有關事宜。需要指出的是,
從處理方式上講方法上講,eTOM是自eTOM是TMF在信息和通信服務業(yè)中定義下
頂向下的,而SG4的方法是主要是自底向上一代商務處理流程以及流程模型的基本框
的;從目前規(guī)范涉及的主要內容來講,eTOM架性文檔。eTOM給出了電信商務處理的基
現(xiàn)有的內容主要相當于TMN中的商務管理本流程和所應涉及的主要內容,它按照自頂
而SG4的TMN中現(xiàn)有建議向下的方法和逐步細化的方式分解處理層和業(yè)務管理層,
15圖3按塊劃分的SG4的研究內容ITU信息《郵電規(guī)劃》201*年第1期
的主體是網絡管理層和網元管理層,雙方正好在較大程度上可以形成互補。
本次會議上基本確定了SG4引入TMF的eTOM這一基本方案,這對于SG4而言無疑是一種補充。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eTOM和M.3400的關系怎樣,eTOM的引入對TMN中一些已有的需求和分析文檔有哪些影響等。這些都需要在對eTOM深入研究之后才能進行確認。希望我們國內該領域的專家能關注這一合作的動向,并將eTOM中有益的方法吸吶到我們的工作中。(2)ICC代碼統(tǒng)一管理問題
當前,ICC運營商代碼的管理與使用越發(fā)重要,且越發(fā)復雜,象美國電信、法國電信等電信運行商都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相關的建議,而國內此項工作管理力度明顯不夠,建議加強此方面的工作。
具體辦法例如由電信管理局指定部門負責。(3)IP網測試問題
目前IP測試主要針對路由器、交換機等設備測試,對IP網的測試則原始的很,主要是ping、traceroute等。沒有統(tǒng)一的測試方法和測試集。建議O.iptest就是填補這方面空白的一個標準,我們應密切關注該建議的制定過程,并及時制定相應的國內行業(yè)標準,以將我國IP網的測試水平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4)傳送網質量指標
對傳送網絡質量指標,雖然SG15組也有些建議,但與SG4的出發(fā)點不同,一個是基于設備的考慮,一個是基于網絡端到端的質量考慮。因此仍需在SG4進行相關研究。(5)QoS/SLA管理(M.3341)
M.3341建議說明了端到端的QoS(服務質量)信息采集、處理以及業(yè)務用戶、業(yè)務運營商與網絡運營商之間所交互的信息,以及SLA(服務級別合約)的管理。本建議中,業(yè)務運營商可以由多種運營商組成:包括電信運營商、Internet運營商、業(yè)務運營商、
16服務運營商。業(yè)務用戶包括終端用戶和其他運營商。該建議提出了在整個業(yè)務生命周期中,為了保證端到端的QoS所需要的接口功能需求。該建議在本次會議后進入了AAP程序,對于我國運營商的實際運營有較好的指導意義,從而提高對終端用戶和其他網絡用戶的服務質量。同時按照M.3020中的方法,該建議的分析部分的內容也即將展開,希望我國相關的專家能在這方面給與積極的合作,可能的話可以來承擔一定的文檔工作。(6)NGN
NGN是一種全業(yè)務的網絡,從承載和商務的角度講,它包括電話等傳統(tǒng)業(yè)務(包括Internet接入),數(shù)據(jù)業(yè)務(高速接入Internet),視頻,數(shù)字電視廣播,多媒體(以上業(yè)務的集合),支持移動和遷移性以及和傳統(tǒng)業(yè)務的互通,同時支持個人和機器用戶;從其網絡的特性上講,NGN以分組技術作為其傳輸方式(IP,MPLS,ATM,Ethernet),以IP作為主要的各種業(yè)務的平臺,提供智能業(yè)務和基于IP網的管理,并采用分布式技術使傳輸、資源、會話、業(yè)務的控制相互獨立。會上通報了SG13在NGN方面的進展情況,并指出NGN網絡本身的研究主要由SG13來負責,包換NGN的體系結構,所提供的主要業(yè)務,以及一些如安全等方面的相關問題。而Q10/4將NGN與管理相關的內容列為了下一階段的研究重點,在跟蹤SG13的相關進展的同時,在其管理方面積極開展研究工作。希望我國專家能在這方面給予積極配合,爭取在NGN的管理方面提出能反應我們最新研究狀況的相關建議。(7)3G網管標準研究
有關3G的研究,包括3G網管的研究都集中在3GPP和3GPP2。ITU(主要是SSG)的作用主要是將3GPP和3GPP2的研究成果上升為ITU建議。因此,我國應積極參與3GPP和3GPP2中有關3G網管的研究工作。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總經部復印員網管工作標準(終稿)》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總經部復印員網管工作標準(終稿):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