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三年級)第一單元我們都是科學家
▲1、好奇心總是讓我們?nèi)ヌ骄吭S多事物,想知道為什么會是這樣、那樣的,并驅(qū)使我們不斷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們這些經(jīng)歷其實和科學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科學家工作[或者說科學研究]經(jīng)歷的四個階段是:提出問題、作出猜測、尋找證據(jù)、得出結(jié)論。我們要進行科學研究首先要學會提出問題。
▲3、在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科學家在提出問題后就要想辦法把問題解決了。科學研究就是提出問題并想辦法尋找答案的過程。
▲4、愛德華琴納是一位英國鄉(xiāng)村醫(yī)生,他是一位發(fā)現(xiàn)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的科學家。
5、牛會生一種類似天花的病,這是就牛痘。
▲6、1824年英國人羅杰特做了一個“動起來小人”的有趣的活動,并對這一活動作出了自己的解釋,后來這一解釋被人們接受,電影就是根據(jù)他解釋的原理制作的。
英國醫(yī)生羅杰特發(fā)現(xiàn)了人眼具有“暫時記憶能力”7、我知道的科學家有:
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他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放射性元素鐳
愛迪生:發(fā)明電燈,被稱為“發(fā)明大王”李時珍:寫出《本草綱目》
8、我知道的科學研究有:農(nóng)業(yè)研究、醫(yī)學研究、航天探索!9、紙鸚鵡“站”起來的秘密是上輕下重,保持左右平衡。10、重心越低,物體越平穩(wěn)。
11、如果一個物體(C)就不容易倒。
A上重下輕B放在矮處C下輕下重D上下一樣重12、小丑為什么能在細線上表演雜技?這是()A解決問題B作出猜測C提出問題
13、走剛絲的雜技演員手里拿著長長的竿子是為了(B)A擋風B保持平衡
14、觀察螞蟻也是科學研究。(√)15、科學只是科學家有關(guān)。(×)
16、科學是非常高深的問題,我們小學生不需要了解。(×)17、想辦法保持平衡能讓各種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從探究身邊的問題入手,就可以進入科學的世界,成為一名小科學家。(√)19、只要是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人,我們都稱他們?yōu)榭茖W家。(×)20、我們所做的活動與科學探究沒有關(guān)系。(×)21、下面不屬于科學探究活動的是(B)A.同學們一起研究課本中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B.小明把電視機砸爛了
C.技術(shù)員在觀察實驗田中的玉米生長情況D.小軍在自己制作飛機模型
22、你認為做一名科學家,下列行為中(D)是不對的。A.細心觀察B.善于思考C.具有好奇心D.不要懷疑大人的話23、我們要進行科學研究,首先要學會()
A.提出問題B.作出假設C.尋找證據(jù)D.得出結(jié)論
第二單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體,生物共同的特征有:能長大、會死亡、需要營養(yǎng)、能繁殖后代、要呼吸、對刺激有反應。因此我可以判斷:機器人是無生命的,因為它不吃東西。
2、水滴、機器人、電腦、云、瀑布都不屬于生物。3、有生命的物體都必須是能活動的。(×)如:樹木不活動4、在觀察活動中,(C)是不正確的。
A.注意安全B.不驚嚇小動物C.可直接觸摸、抓舉動物。D.保持安靜▲5、植物就是依靠陽光進行獨立活動,位置一般不移動,它不需要尋找食物。
6、通過觀察比較,我認為植物的共同特征有:都要陽光和空氣,都有根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都能開花結(jié)果,都能繁殖后代。
▲7、樹葉的生長形式有對生、互生、輪生三種形式。生長葉子的地方稱為“節(jié)”對生如:桂花的葉子的葉子:每節(jié)生長著兩片葉子,兩兩相對互生如:樹葉子的葉子:每節(jié)生長著一片葉子,依次交互排列輪生如:銀杏葉子的葉子:每節(jié)生長著三片葉子8、有的植物落葉,有的植物不落葉。如:楊樹落葉,松樹為落葉▲9、蝸牛的形狀:蝸牛有一個螺旋形的硬殼、身體柔軟、頭部有觸角;當蝸牛受到驚嚇或被觸到會蜷縮到殼里,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蝸牛喜歡在夜間活動。在蝸牛的面前放上酒、醋等刺激物時,它會收縮觸角。
蝸牛由頭、胸、腹、殼四部分組成。蝸牛遇到危險和刺激會加速逃跑(×)10、蝸牛是怎樣爬行的?
蝸牛的肚子下的扁平的足實際上是一條條橫紋,這些橫紋像水波一樣向后波動,蝸?恐鴻M紋的波動,一伸一縮地向前推進。也就是蝸?扛棺闩佬。蝸牛的黏液對它的爬行部分起保護作用。蝸?魁X舌吃食物。
要讓蝸牛跑得快可以用蘋果引誘
11、螞蟻是群居動物,喜歡和同伴生活在一起,螞蟻喜歡吃甜食和餅干。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螞蟻是動物中的大力士。它通過觸角和分泌物的氣體傳遞信息。
▲12、把不是“一家”的螞蟻放在一起,尤其是數(shù)目不等時,它們會立刻咬起來,同窩的螞蟻不但不咬,還會互相喂食。
13、小動物有共同的特征:長大、死亡、呼吸、吃東西、運動、能繁殖、
小動物不同的特征:生活環(huán)境、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不同
14、給植物分類:仙人掌、水葫蘆、水草、望天樹、椰子樹、玉米、水花生、浮萍
陸生植物有:仙人掌、望天樹、椰子樹、玉米水生植物有:水葫蘆、水草、水花生、浮萍
15、有些小動物不需要呼吸空氣就能生存(×)
16、有些動物不需要水,例如螞蟻從來不到河邊喝水。(×)17、觀察是學習科學的有效的手段,那么觀察是有目的地看并做好記錄。
▲18、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人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生物。19、觀察大樹樹皮的時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觀察樹皮的結(jié)果記錄下來。
▲20、在下面圓圈里的恰當位置填寫:人、動物、植物、有生命的物體。
第三單元生命之源---水
▲1、水是動植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幾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動中都發(fā)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水對我們的身體非常重要,營養(yǎng)的吸收、廢物的排泄都離不開水。我們能保持正常體溫也多虧了水。一般情況下,如果連續(xù)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2、水在動植物體內(nèi)的比重很大,人體65%是水,蔬菜90%是水!3、生命離不開水,水就像母親的乳汁一樣,哺育著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4、我們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時,在試管上滴幾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發(fā)。
5、水是生命的搖籃,水還是大自然的“空調(diào)器”(√)
▲6、認識物體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舌頭嘗、用手摸等。對不了解的物體,為了安全起見,千萬不能隨便聞,更不能隨便嘗。
7、液體:水會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像具有水這樣特點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液體!8、水的特點所做實說明水的神奇驗之處沒有顏色會“爬”水的毛細現(xiàn)象沒有氣味的水沒有味會“團結(jié)”水的表面張力道、透明的水沒有固定會“噴射”水的壓力的形狀的水容易流動會“托舉”水的浮力的液體的水能溶解一水能溶解一些些物質(zhì)的物質(zhì)水第四單元它們是什么做的
▲1、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材料按其來源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直接來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石料。人造材料是由加工處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后制造出來的。如紙、鐵、玻璃和塑料都是人造材料。
5種生活中常見的天然材料:木材、石料、棉花、蠶絲、麻、陶土。5種生活中常見的人造材料:塑料、尼龍、合金、油漆、玻璃。盡可能寫出紙的用途:包裝、印刷、裝飾、書寫、擦拭、盛裝。2、一種物品的不同部位往往由多種不同特性的材料構(gòu)成。(√)3、造紙術(shù)是東漢蔡倫發(fā)明的,造紙術(shù)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4、紙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廢紙、稻草、舊棉布等也可以造紙。為了保護木材資料,我們要注意節(jié)約用紙。節(jié)約用紙就是在保護木材資源。
5、紙有很多有趣的性質(zhì):抗拉同一張紙縱向、橫向的結(jié)實程性度不一樣透光表現(xiàn)纖維間空隙大小性吸水紙的吸水性跟紙纖維的疏密性程度和是否有臘質(zhì)有關(guān)[毛細現(xiàn)象效果]6、各種同顏色的紙有哪些不同?牢固程度、毛邊、吸水性、透明度7、常用的紡織材料:棉棉柔軟透氣,可做內(nèi)衣布毛羊松軟保暖,可用于冬天毛御寒絲絲稠合成尼結(jié)實耐磨,可做運動服。纖維龍尼龍是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纖維,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傘就是尼龍做成的第五單元提出問題
1、愛提問是人類好奇天性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科學探究活動的起點。我們要不斷地從愛提問發(fā)展為會提問。
2、課文要求我們盡可能多地提出問題,是因為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活動的起點。
3、科學問題的來源有三個方面,它們是:(1)在仔細觀察的活動中;
(2)對一些流行說法提出懷疑;(3)在進行科學小制作的過程中。
4、法布爾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法布爾用畢生精力觀察昆蟲,著成了《昆蟲記》這部不朽的著作。
5、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作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重量決定下落速度”的觀點。
6、金魚最常見的死因是貪得無厭,并不是它不知饑飽。金魚不會捕食,所以它不會放過每一粒投向它的食物。6、“冬蟲夏草”又叫“黃金草”它兼有蟲和草的處形,但非蟲非草,屬于菌藻類生物。它不會冬天變成蟲,夏天變成草。7、在科學探究中,尋到問題答案的方法有:(1)到圖書館或上網(wǎng)查資料---獲得間接知識;(2)自己通過觀察和實驗找答案---獲得直接知識。8、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記憶,我們可以制作信息卡。9、我們選擇研究問題時,應該多提什么樣的問題?
(1)多提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diào)查能夠找到答案的問題;(2)多提與科學知識有關(guān)的問題;(3)多提不涉及復雜知識的問題。10、當遇到暫時不能研究的問題時,我們要想辦法把它轉(zhuǎn)化成可以研究的問題。
11、我想要一雙即能透氣又柔軟舒適的鞋子,你覺得應選擇什么的材料?為什么?
答:膠底,因為牢固,柔軟。布做鞋幫,因為透氣,棉布吸汗。12、科學家作出的結(jié)論都是正確的,我們不應該懷疑。(√)13、科學家做的事情我們根本沒法做。(×)
14、為了自己的研究需要,我可以看見什么喜歡的就采集回家研究。(×)
15、只要我們合理利用水資源,就不會面臨水危機。(√)
16、很遠的東西,用肉眼難看清楚,可以借助下列哪種工具()A.放大鏡B.望遠鏡C.顯微鏡17、當我們觀察螞蟻時,相要看得更清楚,可以借助下列哪種工具()A.放大鏡B.望遠鏡C.顯微鏡
擴展閱讀:四年級科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
土壤里生活著很多小動物,如:蚯蚓、屎殼郎、青蛙、螞蟻。
土壤固體中的大顆粒為沙粒,中等顆粒為粉粒,細小的為黏粒。人們根據(jù)三種土粒含量的不同,把土壤分為三類:沙粒含量特別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別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沙土、壤土、黏土的滲水性:沙土>壤土>黏土
沙土和黏土的比較:方法用放大鏡看用手捻握成團沙土有很多大顆粒不容易握成團黏土有很多細小顆粒容易握成團
表層土壤中植物生所需的養(yǎng)分很豐富,下層土供給植物的養(yǎng)分就少多了。隨著土壤深度增加,巖石逐漸增多。巖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層。
表層土的半養(yǎng)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它們被稱為腐殖質(zhì)。腐殖質(zhì)是植物生長必需的肥料。腐殖質(zhì)越多,土壤越肥沃。
不是所有的表層土都肥沃,修筑梯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貧瘠的土壤還可以通過腐殖質(zhì)(施肥)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種植綠肥和收集落葉、糞便漚肥。
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在普通樹木里,1平方米約有5萬個土壤動物。
科學家迄今已經(jīng)從土壤中發(fā)現(xiàn)1000多種不同的土壤動物。土壤動物分解生物遺體,改變著土壤的肥力,如果沒有他們,我們?nèi)祟愐矊⑹ド婧桶l(fā)展的物質(zhì)基礎。
土壤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zhì),它為植物提供了養(yǎng)料、水分、為動物提供了生存的棲息地,也為人類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
破壞土壤的做法:噴灑農(nóng)藥、拋撒垃圾、開窯燒磚、開山毀林。保護土壤的做法:植樹造林、環(huán)保宣傳。
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
種子發(fā)萌發(fā)的條件:溫度、水份、空氣。
每種果實都有它傳播種子的方式,以使種了獲得更大的生存機會。如:薄公英靠風傳播種子。
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根將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時又從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分和養(yǎng)料。
大多數(shù)植物都有莖。莖有多種多樣的形態(tài)。形態(tài)各異的莖把植物身體的各部分連成一個整體,它承擔著運輸?shù)娜蝿瞻淹寥乐械酿B(yǎng)料從根部運送到葉子中去,又把葉子制造的“食物”傳送給植物的其它部分。發(fā)芽是植物關(guān)鍵的生長期。
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ǚ勐湓诖迫锏闹^上,這一過程就叫傳粉,傳粉后的植物就有可能結(jié)出果實。
植物傳粉的常見途徑是借助昆蟲和風力。
依靠昆蟲傳粉的花叫蟲媒花,如:菜花、桃花。常見的傳粉昆蟲有蜜蜂、蝴蝶等。
集靠風力傳粉的花叫風媒花,如:玉米、水稻的花。
人工輔助授粉可以彌補自然狀態(tài)下的傳粉不足。不同植物采用不同的人工輔助授粉方法。
一株完整、綠色開花植物有如下部分:根、莖、花、葉、果實、種子。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植物對人類的貢獻紡織材料食物飲料燃料家具建筑材料舉例棉花各種蔬菜橙汁秸稈凳子木材
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固體的共同性質(zhì):
把混合固體分離的方法:用篩子
固體的沉和浮:大而輕的固體容易浮在水上,小而重的固體容易沉在水中。沉和浮跟重量和大小有關(guān)。
把固體從液體中分離出來,常用的分離法有三種:過濾、沉淀、蒸發(fā)。要想全面認識一個事物,就需要用多種多樣的方法。
第四單元關(guān)心天氣[風、雨、雷、電]
天氣符號:晴大雨晴轉(zhuǎn)多云多云陰。嚕┲杏暧曛醒┠巷L大到暴雨雷陣雨雨夾雪小雪大到暴雪冰雹霜凍霧東風西風北風
150多年前,人們只能通過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來預報天氣:空氣干燥時,成熟松果的鱗片會張開;蜻蜓低飛要下雨;
天上鉤鉤云,地下水淋淋;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20攝氏度,寫做20℃
零下6度,讀作零下6攝氏度,寫做-6℃華氏溫度°F攝氏25℃相當于華氏溫度77°F用來測氣溫的溫度表又叫寒暑表。
百葉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離地1.5米的空曠草地上。要想確切知道雨下得有多大,需要用雨量器來測量,風吹來的方向叫風向。風級歌:
零級煙柱直通天,
一級輕煙隨風偏,二級清風吹臉面,三級葉動紅旗展,四級枝搖飛紙片,
五級帶葉小樹搖,六級舉傘步行艱,七級迎風走不便,八級風吹樹枝斷,九級屋頂飛瓦片,十級拔樹又倒屋,十一二級海上見。
在一定的地區(qū),一年中天氣的變化總有一定的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稱為該地區(qū)的氣候特征。
具有天高云淡、涼風習習、小雨綿綿、穿上了毛衣這些氣候特征的時間段,我們稱為秋季。
在不同季節(jié)里動植物的變化情況:銀杏、秋冬季節(jié),大雁南遷、熊冬眠
第五單元觀察與測量
觀察就是運用我們的感覺器官去收集各種信息,它是科學家研究中收集證據(jù)的一種重要的方法。觀察看、聞、摸、嘗、聽
感覺器官眼睛、鼻子、手、耳朵、嘴
在科學發(fā)展史上具有非凡觀察力的成功人物有:中國木匠魯班發(fā)明----鋸
中國明醫(yī)李時珍發(fā)明----《本草綱目》英國發(fā)明家瓦特發(fā)明-----蒸汽車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
觀察和理解的樂趣是自然界賜予的最美好的禮物。------愛因斯坦測量工具:氣壓計、血壓計、電子秤、溫濕度表、身高體重計
有些事物可以被精確地測量,有些事物卻很難被精確地測量,這時我們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測量。
(四年級)第一單元:1、空氣具有(占據(jù)空間)、(有質(zhì)量)、(有流動性)、(可以被壓縮)等性質(zhì)。2、被壓縮的空氣叫(壓縮空氣)。壓縮空氣有(彈性)。3、空氣被壓縮的程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4、(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會(下降)。5、(熱氣球)、(孔明燈)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制成的。6、空氣總是在(循環(huán)運動)的,(流動的空氣)就是(風)。7、制冷空調(diào)應掛在房間的(上方);取暖器應放在房間的(下方)。8、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空氣中包括(氧氣)、(氮氣)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氣)等。
9、空氣中支持燃燒的氣體叫做(氧氣),(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21%)?諝庵凶疃嗟臍怏w是(氮氣),(氮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78%)。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能滅火。
11、如果空氣中除了正常成分外,還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質(zhì)),空氣就被(污染)了。12、(人類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13、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有:(植樹造林)、(減少交通工具尾氣的排放)、(不焚燒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氣制造廠)、(天然空調(diào)器)、(綠色蓄水庫)、(空氣凈化器)等美譽。
第二單元:
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攝氏度)、(華氏度)作單位。2、(溫度計)可以準確測量出物體的(溫度)。3、一杯熱水的降溫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4、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
5、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側(cè)壁)。
6、要等溫度計內(nèi)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才能認讀,并且要使(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頂端)保持水平。
7、熱在(固體)中,總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這種傳熱的方式稱為(傳導)。8、(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稱為(對流)。9、不靠(空氣)、(水)或(其他物體)也能傳遞熱,這種傳熱方式稱為(輻射)。10、正確使用酒精燈的方法:(1)先觀察,確定酒精燈內(nèi)的酒精量不超過瓶體的(三分之二)。打開瓶帽,將瓶帽(豎放)在燈旁。(2)用點著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燈芯。(3)把被加熱物體放在火焰中溫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熱。(4)用完酒精燈后,用燈帽自(右上方)斜向蓋滅火焰。11、加熱和冷卻可以改變物體的(形態(tài))、(體積)。12、溫度計是利用(物質(zhì)熱脹冷縮)的原理做成的。13、(二氧化碳氣體)在溫度很低時,會變成一種叫做(干冰)的固體。(干冰)在達到室溫時又能恢復到(氣體)狀態(tài)。
14、絕大多數(shù)物體(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現(xiàn)象叫做(熱脹冷縮)。15、糖受熱會熔化成(液體),冷卻后又會凝結(jié)成(固體)。
16、不同物質(zhì)具有的(吸熱和散熱)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熱和散熱比水快;(金屬片)吸熱和散熱比紙板快。
17、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優(yōu)于液體。例如(沙子)吸熱和散熱的速度比水快。18、同一種物質(zhì),(深色的)比淺色的吸熱和散熱(快)。19、(云)、(霧)、(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0、(云)、(霧)、(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的。21、(液態(tài))的水受熱后變成(氣態(tài))的(水蒸氣),這種現(xiàn)象叫(蒸發(fā))。22、水蒸氣遇(冷)后,又從(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凝結(jié))。23、水的蒸發(fā)快慢與(蒸發(fā)面積)、(空氣流動)和(周圍溫度)有關(guān)。24、水有(液態(tài))、(固態(tài))、(氣態(tài))三種形態(tài)。
第三單元: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2、(摩擦)、(彈撥)、(敲擊)、(吹氣)可以使物體產(chǎn)生振動而發(fā)出聲音。3、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即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4、聲音可以向(各個方向)傳播。
5、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體),最慢是(氣體)。6、“伏罌而聽”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對著壇子,通過傾聽從地下傳來的挖掘聲來確定方位。運用的科學道理是:挖掘聲通過土壤和巖石這些固體向四面八方傳播,傳到壇子后引起壇壁的振動,又引起壇內(nèi)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把聲音傳到了人的耳朵。7、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nèi)耳)三部分。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構(gòu)成,中耳由(鼓膜)和(聽小骨)等構(gòu)成,內(nèi)耳由(耳蝸)等構(gòu)成,耳蝸與(聽神經(jīng))相連。9、耳廓有(收集聲波)的作用。
10、聲音傳遞的路徑為:聲源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jīng)大腦
11、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耳廓收集聲波后,聲波通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又通過聽小骨傳給耳蝸,連接耳蝸的聽神經(jīng)把聲音信號報告給大腦,我們就聽到聲音了。12、(噪聲)是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13、(噪聲)和(廢氣)、(廢水)一樣,已被列為主要的環(huán)境污染之一。14、保護自己聽力的方法:(捂住耳朵)、(離開噪聲區(qū))、(戴上耳塞)、(控制物體發(fā)聲)。
15、減少噪聲的方法:(汽車上安消聲器)、(公路兩旁栽樹)、(市區(qū)設置禁鳴區(qū))、(公路和機場遠離居民區(qū))等。16、聲音的強弱叫做(音量)。
17、聲音的強弱與(聲源的振幅和距離)有關(guān)。。聲源(振幅)越大,聲音越強;距離聲源(越近),聲音越強。18、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diào))。
19、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物體的(松緊、長短、粗細)有關(guān)。(緊、短、細)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較高,即(振動快),聲音高。第四單元:
1、食物含有的六種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礦物質(zhì))、(維生素)和(水)。2、人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來自(食物)。3、(碘酒)是淀粉探測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會(變藍)。4、沒有一種食物能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yǎng))。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能(偏食、挑食)。5、(營養(yǎng)均衡)才能健康成長。6、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營養(yǎng)過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飲食缺陷造成的(營養(yǎng)不良)。
7、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則是:(1)葷素搭配(2)粗細糧搭配(3)多種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適量的新鮮水果和蔬菜(5)和適量的水。
8、為了健康成長,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攝入量)。(食物金字塔)告訴我們健康飲食的方法。
9、為了營養(yǎng)全面合理,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種類應包括:(糧食類);(蔬菜、水果類);(魚、蝦、肉、蛋類);(豆、奶類);(油、鹽、糖)這五大類。其中,應該吃得最多的是(糧食類),應該吃得最少的是(油、鹽、糖)。10、米飯、面條等淀粉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給我們(能量);魚、肉、蛋、豆、奶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是我們長身體的(營養(yǎng));油脂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脂肪),可供給我們(能量),保持我們的(體溫),但不能多吃;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是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
11、在人的身體里有一個近(7米)長的消化系統(tǒng)。12、食物在人體內(nèi)經(jīng)過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
13、消化道運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動),所以倒立吃東西,食物會進到胃里。14、良好的飲食習慣有:(一日三餐有規(guī)律)、(吃飯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不亂吃零食)、(不用牙齒咬太硬的東西)等。
15、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分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兩大類。16、(加工食品)是指經(jīng)過(機器)或(化學藥品)處理過的食品,在處理過程中,往往會添加某些物質(zhì),食物也會損失一些(營養(yǎng)成分)。17、(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經(jīng)過初級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劑)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數(shù)的營養(yǎng)成分。
18、加工食品中誘人的顏色是(色素)。19、食用色素是一種(添加劑),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變食品的(外觀)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會損害健康。20、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有:(注意看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多清洗、多浸泡);(少吃腌臘食品);(多吃綠色食品)等。21、(綠色食品)是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zhì))、(營養(yǎng))類的食品。
第五單元:
1、(排序)和(分類)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2、鉛筆上的4B、2B、HB、2H、4H標記是按(劃痕顏色的深淺)排序的。比如6B字跡最黑、6H寫出的字最不明顯。3、(分類)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組合在一起。
4、把事物一分為二,再一分為二,繼續(xù)一分為二直到不能再分,這種方法叫做(多極二分法)。
5、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紀,根據(jù)動物的外形和行為將動物分成了3類:(天上飛的)、(水里游的)、(陸上走的、爬的或跑的)。6、1750年,瑞典生物學家(林奈)設計了(雙名法)給生物分類。(屬名)標志著與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親緣關(guān)系),(種名)描述了該生物的(個體特征)。
第一單元《骨骼與肌肉》
1、人體中共有(206)塊骨頭,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體的支架(骨骼)。2、我們?nèi)淼墓穷^分成四部分:(頭骨)、(軀干骨)、(手臂骨)、(腿腳骨)。3、人的手骨共有(27)塊。4、骨(又硬又結(jié)實),它們可以(生長),不但能(長長),還能(長粗)。5、骨頭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細胞)。6、骨骼具有(運動)、(支撐)、(保護)的作用。7、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相連地方叫做(關(guān)節(jié))。8、人體主要關(guān)節(jié)有:(頜關(guān)節(jié))、(肩關(guān)節(jié))、(肘關(guān)節(jié))、(腕關(guān)節(jié))、(指關(guān)節(jié))、(髖關(guān)節(jié))、(膝關(guān)節(jié))、(踝關(guān)節(jié))。9、關(guān)節(jié)常見的類型有:(鉸鏈關(guān)節(jié))、(旋轉(zhuǎn)關(guān)節(jié))、(球狀關(guān)節(jié))。10、關(guān)節(jié)常見的運動方式有:(屈伸)、(旋轉(zhuǎn))、(既能屈伸又能旋轉(zhuǎn))。11、關(guān)節(jié)的運動方式與相應的關(guān)節(jié)名稱:
(1)屈伸:肘關(guān)節(jié)、指關(guān)節(jié)、膝關(guān)節(jié)(2)旋轉(zhuǎn):橈尺關(guān)節(jié)(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轉(zhuǎn):肩關(guān)節(jié)、頜關(guān)節(jié)(下巴)、髖關(guān)節(jié)12、人體關(guān)節(jié)有(運動)和(緩沖)的作用。
13、要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僅靠(骨骼)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肌肉)的參與。
14、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關(guān)節(jié))而實現(xiàn)的。
15、人體肌肉共有(600)多塊。肌肉占到了人身體重量的(40%)。16、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總是(成對)在一起工作,一個(收縮),另一個就(放松)。
17、人體靜止不動時,負責(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運動。18、體育運動可以強健我們的(骨骼)和(肌肉)。19、經(jīng)常運動的好處有:(肌肉發(fā)達)、(體力充沛)、(改善柔韌性)、(更有耐力)20、各種體育運動對增強體力、柔韌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樣:增強體力的運動項目:舉重、游泳。
增強柔韌性的運動項目:體操、伸展肢體、游泳。
增強耐力的運動項目:羽毛球、自行車、慢跑、游泳。
21、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質(zhì))和(鈣)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質(zhì)含量高的食品有:(魚、蝦、肉、蛋類;豆、奶類)。鈣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類)。23、預防運動受傷的方法有:(做好準備活動)、(穿戴保護器具)、(使用軟墊)。第二單元《養(yǎng)蠶》
1、蠶卵是(橢圓形)的,呈(淡灰色),中間有些凹下去。2、剛孵出的小蠶叫(蟻蠶),顏色黑黑的,像螞蟻,只有(兩三毫米)長。3、蠶吃的食物主要是(桑葉)。蠶是靠(氣門)來呼吸的。
4、蠶寶寶是從(頭部)開始蛻皮的,蠶蛻皮的原因是(舊皮阻礙身體長大)。5、蠶蛻皮時有約一天時間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6、在蠶成長的過程中,要經(jīng)過(4)次蛻皮。7、蠶從吐絲到結(jié)繭完成大約需要(兩)天時間。8、蠶繭的形狀是(橢圓形)的,大約(5)厘米長,(3)厘米寬,一只繭的重量約(1.52.5)克。
9、剪開繭子后的蛹還能(正常發(fā)育)。
10、蠶蛾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頭上的一對觸角是(羽毛)形狀的。
11、世界上最先種桑、養(yǎng)蠶、生產(chǎn)絲織品的國家是(中國)。12、(201*多)年前,我國西漢的(張騫)用(絲綢)打開了中國通往西域各國的貿(mào)易通道。
13、一個蠶繭的蠶絲約為(1500)米長,最長的可達(3000米)。14、抽絲要經(jīng)過這樣幾道程序:(1)摘掉蠶繭表面亂絲(2)把蠶繭在開水中浸泡(3)細刷攪動,找出絲頭(4)抽絲、測量,纏繞在線板上。
15、蠶的一生分為以下四個階段:(蠶卵)、(蠶)、(蠶蛹)、(蠶蛾)。
16、象蠶這樣,一生經(jīng)過幾次變化,各個階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樣的現(xiàn)象叫(“變態(tài)”)。
17、蠶蛾和蝴蝶的相同點:(1)身體都分為頭、胸、腹三部分(2)頭部都有一對觸角,(3)胸部都有三對足(4)有兩對翅膀(5)一生都要經(jīng)過幾次變化。18、蠶蛾和蝴蝶的不同點:(1)蝴蝶能飛,蠶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蠶蛾不吃東西(3)蝴蝶有彩色花紋,蠶蛾沒有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
1、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的標志是:這一物體相對于另外一個物體的(位置)有沒有發(fā)生變化,我們把這另外一個物體稱為(參照物)。2、參照物是事先假定為(不動)或(靜止)的物體。
例如:汽車的行駛,是以路旁的房屋、樹木作為參照物的。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jié)論也不相同。
例如:在開行著的火車中,如果以車廂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但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那么乘客就是運動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的意思是:人隨著小竹排在江中前進,如果以小竹排為參照物,人是不動的,就會感覺巍巍青山在后退。5、(參照物)不僅對判斷物體是否(運動)是必要的,對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為參照物,子彈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飛行員為參照物,子彈就幾乎是靜止不動的,順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只有(相對靜止)的物體。7、“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為參照物,“坐地”的人是靜止的;以地心為參照物,人隨著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相對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萬里;地球在天空轉(zhuǎn)動,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劉翔參加的是(110米欄),他的最好成績是(12秒88)。9、(運動的快慢)就是常說的(運動速度),可以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來測量。
10、短跑運動員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11、龜兔賽跑的故事說明:在距離一定的條件下,所用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如果兔子不睡覺,當它到達終點時,烏龜還在路上呢。這就說明在相同時間內(nèi),所走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快)。
12、氣象臺在發(fā)布臺風預報時,除了有時間、風速、風級以外,還強調(diào)(風向)。13、有些看似不動的物體,實際上也在緩慢(生長)或(運動),如指甲的生長等。
14、物體運動的方式主要有四種:(直線運動)、(往復運動)、(旋轉(zhuǎn)運動)、(擺動)。15、按運動的軌跡可將運動方式分為兩類:(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16、鋸木頭的動作屬于(直線運動)。
17、小車運動的快慢與(拉力大小)有關(guān)。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18、可按照(問題假設實驗結(jié)論)的科學探究過程進行探究。19、在一個擺中,重物來回往返一次,我們算它(擺動一次)。20、擺的快慢與(擺線長短)有關(guān)系,(擺線越短),擺得越快。21、擺的快慢與(擺錘輕重)、(擺角大。]有關(guān)系。22、同一個擺,每擺動一次需要的時間是(相同)的。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
1、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速度和方向)。2、力有(大。┖停ǚ较颍。3、力是(無形)的,但我們可以體驗和觀察到力(作用在物體時)所產(chǎn)生的效果。
4、我們可以利用(彈簧秤)來測量力的大小。力的單位是(牛頓)。5、彈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檢查指針是否在(“0”處)。(2)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指針)平齊。(3)被測的力不可超過彈簧秤標定的(最大數(shù)值)。6、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7、當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或體積)會發(fā)生(改變);去掉外力后,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或體積,這種性質(zhì)叫做(彈性)。8、這種能使物體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或體積)的力叫做(彈力)。彈力的方向與受力的方向(相反)。9、物體的彈性是有(一定限度)的。10、在彈性范圍內(nèi),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11、生活中利用物體彈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撐桿跳高)、(拍球)、(弓箭)等。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萬物都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
13、說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樹葉總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穩(wěn)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總要落回地面
14、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會產(chǎn)生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15、摩擦力是一種(阻礙運動)的力。
16、物體穿過(液體)或(空氣)時,也會產(chǎn)生摩擦力,這種摩擦力叫(阻力)。17、鯨或海豚的身體形狀都是兩頭尖,中間大,這種(流線型)的體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動摩擦改為滾動摩擦(2)使接觸面變光滑(3)把運動物體的外形做成流線型(4)減輕物體的重量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車輪胎上的條紋、車輪上的防滑鏈條、鞋底的花紋、用毛巾包著瓶蓋擰蓋。
20、生活中需要減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車鏈條中加潤滑油、軸承中的小鋼珠、流線型的潛艇和船。
21、降落傘下降的過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氣阻力)的作用。
22、降落傘下降的速度主要與(傘面的大。┖停ㄎ矬w的重量)有關(guān)。傘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體的重量(越輕),下降速度越慢。第五單元《調(diào)查與預測》
1、某個地方有哪些東西存在,某段時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兩個事件之間是否存在關(guān)系。這時,我們應該采用(調(diào)查)的方法。2、調(diào)查的常用形式有:(現(xiàn)場調(diào)查)、(訪問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資料調(diào)查)。3、在科學探究中,(推理)是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件和正在發(fā)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而(預測)是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和已有的經(jīng)驗,對事物或現(xiàn)象的未來變化作出推測。
4、歷時40年的研究,能夠預測黑猩猩行為的科學家是(珍妮)。5、科學的(預測)不是隨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據(jù))地推論。6、在生活中成功預測的事例有:
(1)烏云從天邊飄過來,預示著將要有一場雨。(依據(jù):云能夠幫助我們識別陰晴風雨,預知天氣變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熱水,杯子可能會爆裂。(依據(jù):由于受熱不均勻,熱脹冷縮會導致杯子爆裂。)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guān)于《三年級科學知識點歸納整理》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三年級科學知識點歸納整理: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