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恰队袝r,索取也是一種愛》讀后感2000字,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進來看看,參考參考,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近,單位舉辦讀書活動,我翻閱了文雪梅女士的《一路花開》散文集,該書的每個篇章的每篇文章,都以身邊的事情為例,以真切而生動的情感,帶給我們質樸而溫暖的感受。在這樣一個新媒體高度滲透的時代,大家每天刷微博,翻朋友圈,看碎片的信息,讀大量的雞湯文,能夠遇到這樣一本直擊心靈,倍感溫暖的美文集,實在是難能可貴,寧我受益匪淺。書中的八個專輯,九十九篇文章,都非常令人難忘,其中有一篇《有時,索取也是一種愛》,以不尋常的寫作視角,深深打動了我。原來我們都以為,愛不都是無私奉獻嗎,索取不是貪婪的象征嗎,可作者卻從獨到的角度闡述了親情之愛。
該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劉青青和弟弟回到了老家,母親帶著姐弟倆去葡萄園里摘葡萄。弟弟看到葡萄非常驚喜,覺得非常好吃,可劉青青卻絲毫不感興趣,還說自己不愛吃。懂事的弟弟佯裝說姐夫也愛吃,緩解了尷尬的氣氛,并給姐姐解釋說父母的一片苦心,接受也是一種認可。劉青青想起了自己和弟弟剛參加工作時母親對他們的種種照顧,買零食、蒸包子等等……這時,她明白了,兒女有時向父母索取,父母們就這樣無怨無悔的付出中幸福著。后來,劉青青也對母親說葡萄真甜,讓多摘點,母親高興地答應了,白發(fā)隨風而舞。
看了這篇文章,我的心像被什么擊中一樣,感覺自己就是文中的劉青青。當我們還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成天就是"媽,我想吃雞蛋餅","爸,我的文具盒壞了,要買個新的了",這時的爸爸媽媽都會連連點頭:"好的好的,還有什么其他需要的?"被滿足的我們心里自然美滋滋的。等到我們長大了,能夠自力更生,不在依賴他們的時候,父母對于我們好像變成了一種"負擔"."女兒啊,明天周六你回來吃飯不?我給你做你最愛吃的糖醋排骨!""哎呀媽,明天我沒時間了,我約了小麗去逛街!""那周日回來吧,你都兩個星期沒回家了!""后天我也沒時間,對了,我最近減肥,不吃肉了!我還忙,先掛了!"當嘟嘟的忙音想起的時候,這邊的自己繼續(xù)忙碌著,是否能體會到母親在電話那頭的濃濃的落寞?
記得小時候,我們都會經常象個小尾巴一樣黏在爸爸媽媽的身后,甩都甩不走。當我們越飛越高,越走越遠,卻似乎忘了在我們的身后,始終有雙殷切的眼睛充滿著期盼,盼著孩子長大,遠走高飛;長大又盼著孩子能夠;丶铱纯。當一句句不耐煩的"我不需要了""我已經不愛吃了""路上不好帶,你留著自己吃吧",將父母越推越遠,是否還記得自己曾經對他們的無比依賴?
我記得有一次,從父母家吃完飯準備回家的時候,媽媽準備了很多自己做的香腸要給我?guī)е。我一看,便不高興的說:"你不知道現在吃這種腌制食品是不健康的嗎?還做這么多,誰吃啊,我不要,自己留著吧!"我到現在都忘不了的是當時母親的眼神,由滿懷欣喜瞬間暗淡了下來,語氣里已經有掩飾不住的失望:"這個是我專門按照你的口味調的,廣式的……"我明顯的感覺到母親失落,心頭一緊:"好吧,這次我拿著,以后不要再做了!"媽媽的眼神瞬間又明亮了,立刻開心的象個孩子:"好的好的,以后不搞了!"其實我知道,來年,她還是會做的……
我記得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就認為,當人的基本需求生存,安全等被滿足以后,人更需要的是認可和尊重的滿足。現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吃飽穿暖已經不是主要問題了,這就使被認可變得尤其重要。特別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更是需要被認可的。怎樣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呢?正如文雪梅女士所說"索取".適當的索取一些東西或者是尋求一些幫助等。例如,現在有時候,我自己故意在做飯的時間給媽媽打個電話:"媽,你上次炒里脊是不是先炸了一下?""媽,這面和的怎么老有疙瘩?你都怎么搞的?"每當這個時候,電話那頭媽媽一點都不覺得麻煩,開心的象個孩子:"我跟你說啊,你要先這樣,在那樣……"就像回到我小時候,給我做飯一樣開心!
是啊,隨著我們一天天的長大,成家,父母卻一天天的老去,孩子一個個離開了身邊。年邁的父母本身由于與社會接觸少了,更應該被需要,我們大聲的向父母說出自己的要求,讓他們感受到你還是像孩子般的需要他,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并沒有被遺忘,仍然是我們所需要和深愛的,不要忘了,父母對于子女,永遠都不會累,索取也是一種愛。愿每個家庭都都在索取與付出中幸?鞓分
最后,主辦單位局工會也希望獲獎的女職工再接再厲,以此次讀書征文活動為契機,大力弘揚良好家風,培育家國情懷,用心"品味書香、感悟人生",用筆"引領生活、激勵成長",建設幸福家庭,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爭做幸福女性,以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