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特雷莎共度的最后幾個下午》是一部由西班牙作家胡安•馬爾塞著作的小說,劇情精彩,扣人心弦,網(wǎng)友是如何評價這本書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01
綽號“痞猴”的西班牙南方青年馬諾洛是一名慣偷,專以偷車為生。在不請自到的一家私人花園舉行的夜晚舞會上,偶遇金發(fā)女郎特雷莎和其女友瑪露哈。陰差陽錯中,馬諾洛與瑪露哈迅速發(fā)展為情人關(guān)系,斅豆谝淮我馔庵惺軅⒆∵M了醫(yī)院。馬諾洛在醫(yī)院里與特雷莎相識了,他利用自己漂亮的外表、與眾不同的個性,還有拙劣的謊言敲開了特雷莎愛情的房門。
這是西班牙作家胡安?馬爾塞所著的《與特雷莎共度的最后幾個下午》一書中的故事梗概。在愛情故事的外表下,作者馬爾塞探討了西班牙社會變革時期青年實現(xiàn)自我的命運的話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西班牙正處于社會變革期,由此給青年帶來的苦悶與彷徨是十分巨大的。這部作品與之前的《僅被一種玩物所困住》、《月亮的這副面孔》一脈相承,作家通過這些作品試圖全方面展現(xiàn)西班牙變革期的社會全貌。
《與特雷落共度的最后幾個下午》對人物的刻畫十分成功,讀者對主要人物馬諾洛、特雷莎、瑪露哈,施以大量筆墨。從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使人物的形象生動豐滿感人。馬諾洛這個人物內(nèi)心的掙扎,不甘于命運的擺布,努力掙脫貧窮生活的種種嘗試;特雷莎追求進步,積極探討社會變革,大量接觸社會底層人員,在明確的追求之外,也有對愛情的迷茫、困惑和搖擺;瑪露哈愛著漂亮的小伙子,對于自身地位的卑微而心生強烈的自卑感,追求幸福生活卻不幸陷入生活的泥濘不能自拔,最終逃脫不掉悲劇命運的結(jié)局。
在主要人物之外,次要人物雖然著墨不多,卻大多形象鮮明生動,沒有一般作品中常見的臉譜化,全無呆板、生動之嫌。馬諾洛的同伙貝爾那多是一個次要人物,卻絕非可有可無。離開這個人物的烘托,整個故事就變得牽強、虛幻起來。馬爾塞對這個人物寥寥數(shù)筆,勾勒出一個在命運漩渦中掙扎的苦悶青年形象,有如一個活生生的人躍然紙上。為了愛情而洗手不干,卻擺脫不掉命運的打擊而淪落悲慘的社會底層。而另一個人物赫琳卡對于馬諾洛的心底欲望隱于暗處。她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她單戀著馬諾洛卻沒有表態(tài)。讀者對于這個人物的一舉一動,如果細加體會。她暗中相助馬諾洛,在故事中只是希望馬諾洛能騎摩托車帶她兜一次風(fēng)。當她發(fā)現(xiàn)馬諾洛心中只有特雷莎時,由愛生恨,毅然告發(fā)他。這個人物用筆不多,卻始終停留在我們的腦海中,久久不去。
除了人物刻畫上的成功,馬爾塞對于景物描寫駕輕就熟。散見于各處對于景物和城市的描寫,不僅文字優(yōu)美,結(jié)構(gòu)緊湊,仿佛一卷生活寫生圖景,令讀者對于變革中西班牙有了直觀印象。在不可惑缺的景物描寫之外,人物的對話簡短有力,很少有拖沓冗長的沉悶對話。對于人物心理的描寫也十分到位,與語言、動作一起,令讀者對于書中的人物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識。
有人說馬爾塞的這部小說與法國作家莫泊桑的《漂亮朋友》十分相似,表面上確實如此,都是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小物通過自身努力向上爬,對于人物的刻畫也都十分成功,各自支撐起一個復(fù)雜而多變的形象。然而《與特雷莎共度的最后幾個下午》中的馬諾洛卻從未成功過,他雖然博得了特雷莎的同情,騙取了她的愛情,卻最終敗給了無情的社會現(xiàn)實。這個故事的悲劇意味更加真實,也更加貼近社會底層的命運演變。故事結(jié)尾馬諾洛一句“看看再說,再見。”十分明確地提示了人物的命運,那種渺茫、無助的深淵仿佛樹在他的面前,前途無望,卻又不甘心沉淪的倔強形象,讓讀者難以忘記。
好的作品不止有故事,不止有人物,也不止有情節(jié)。它還應(yīng)該帶給讀者思考,并觀照我們的現(xiàn)實!杜c特雷莎共度的最后幾個下午》雖然描寫的是二十世紀中期的個人命運,卻有著某種時代性,對于我們也無不教益。
02
這本書的作者據(jù)說很有名,但是這本書卻是我第一次接觸他的作品,通過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大概能夠看出西班牙的風(fēng)俗與習(xí)慣。本書主要以敘事為主,通過遭遇事件時內(nèi)心的活動來塑造人物,之所以說是無關(guān)愛情的愛情故事,大概就是書中主人公所追求的與愛情無關(guān)吧。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地域,人們對于需求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當固有的思想形成,大多數(shù)人就回去盲目追求。美麗的東西到哪里都會吸引人,然而總有些人想著去探尋更深入的東西,自以為與眾不同,其實就是非主流終究會被淘汰。
人們總是不知足,總在尋找著相對的平衡感,就像如今,性格內(nèi)向的人就要找一個外向的人互補,同行之間就很難在婚姻中相處,等等這些都是為了一種“互補”。書中的兩位主人公就是因為盲目地追求這種“互補”,馬諾洛羨慕著特雷莎的高等,相反的,特雷莎想要找一個下等人來追求平等。這種搭配也不見得一定不好,但是這種思想本身就是不健全的,這里面還有一點,就是馬諾洛其實是個偷車賊,這樣一個人所出現(xiàn)的地方就一定會產(chǎn)生麻煩。
這個故事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想法,其中的人物除了馬洛諾偷車以外,我們不能說其他任何一個人犯錯了,他們的目的都相同,都是為了完善自己,只不過迷失了方向。女仆在中間起著戲劇性的作用,這是一個誤會,馬諾洛反而利用了它,后來奴仆離開了,這并沒有為兩人創(chuàng)造什么更好的契機,反而讓兩個人走向了更加迷茫的深處。
在書中,愛情無非就是借口,這也和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們一樣,結(jié)婚就是為了組成一個家庭,這樣就不會遭到歧視。對于現(xiàn)在條件優(yōu)越的年輕人而言,這是最無法理解的,現(xiàn)在人們都有能力了,有很多人都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而單身著,但是現(xiàn)在的人們反而覺得更迷茫,這我覺得是矛盾的,明明更自由,卻更加找不到方向,這不就是不上進么。說回來,這樣的愛情在今后不會再有人羨慕,說到底,為了實現(xiàn)這種進步,途徑有很多,以配對為手段的年代早已過時,這本書在如今看來就是一種明目張膽的諷刺,當然,如今人們拜托的固有思想僅僅是愛情,還有很多事情并沒有想通。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