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網(wǎng)友都知道曾國藩這個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有關他的書呢?小編這里整理了一篇網(wǎng)友讀《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這本書的讀后感,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欣賞吧!
曾國藩是一個并不聰明的人。––題記
現(xiàn)實當中,人們常常把哪些記憶力不強、不擅長遣詞造句和數(shù)字運算的人稱之為“笨人”。這些“笨人”在學生時代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用在功課學習上,卻成績仍然不太好;長大之后做事情,也不太會找一些比較討巧的方法,總是一板一眼、按部就班,愛較真、認死理兒。
在常人眼中,他們總是耗費大量的時間做一些看似沒有太多效果的基礎工作,讓人覺得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事倍功半”,有時候人們甚至會嘲笑他們,認為他們很傻。但是,人們卻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一旦這些笨人把他們肯下苦功夫敢較真兒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往往卻能夠厚積薄發(fā),取得一番成就。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例證。
曾國藩的讀書天分并不是很高,腦子也不是十分聰穎。他十四歲歲參加科舉考試,連考七次才考中秀才,而且是全縣倒數(shù)第二名,而他的父親更是直到四十三才勉強考中一個秀才。還有有一個關于小偷與曾國藩的笑話,講的是小偷去曾國藩家躲在房梁上偷錢,正好碰到曾國藩在屋里背書,背了兩三個小時還是背不過,而小偷卻背過了,直氣得小偷下來數(shù)落曾國藩腦子太笨。
但正是因為笨,所以曾國藩肯下苦功夫做事情。
因為笨,所以曾國藩在讀書的時候每天早起晚睡、用工苦讀,從不敢有絲毫怠慢。他讀書的宗旨是“不完全理解一句話,絕不看下一句話;不讀完一本書,絕不看下一本書”。他雖然連考七次才中秀才,但是每一次考試之前,他都作十分詳盡的準備、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一旦他突破的那個制約的臨界點,就會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他的科舉之路也印證了這一點,中秀才之后兩年,曾國藩考中舉人,又過四年中進士,又過兩年中庶吉士、點翰林,成為國家重點培養(yǎng)的后備干部。再之后十年七遷,累升至刑部侍郎,從二品,副部級官員,創(chuàng)造了清朝官員升遷史上的一個奇跡。
因為笨,曾國藩做人始終謙遜低調,寧可自己吃虧,也從來不沾別人便宜,也不爭強好勝、好勇斗狠。為了爭奪中興能臣的殊榮,左宗棠會會時不時的會抨擊諷刺曾國藩;曾的學生李鴻章也常因為官場利益而不時的和他打痞子腔、耍心眼。但曾國藩卻從未和左宗棠打過口水仗,對他的學生李鴻章也是自始至終愛護有加。而他寬厚的人品,也使得在他的周圍聚集了一大批的能員干將,最終成就了他平定洪楊叛亂、開啟洋務運動的宏達業(yè)績。
因為笨,曾國藩做任何事情都兢兢業(yè)業(yè)、踏踏實實,從不敢投機取巧,有絲毫怠慢。帶兵打仗時,他從不急功冒進,每次作戰(zhàn)他都會充分考慮、反復琢磨,戰(zhàn)場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變量,直到完全有把握之后,才會領兵作戰(zhàn);創(chuàng)建湘軍選人用人時,從軍官到普通士卒,他的原則是“用士人,領山農”,往往選取那些老實本分、踏實做事的人領兵從軍。
因為笨,曾國藩對知識始終保持一個開放渴求的態(tài)度。中國古代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等諸子學說,他都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分析,對于佛家由于領軍作戰(zhàn)的緣故雖未深入解析,但也是有所涉獵。甚至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愿讀的文件匯編,他都進行過反復閱讀,因為他認為這些文件之中往往包含著前人政治智慧的結晶。對于當時剛剛進入中國的西學,他也秉持著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積極不成幼童赴美留學、創(chuàng)建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等洋務事業(yè)。
可以說,正是曾國藩的笨,成就了他后來的歷史地位。他的實事求是、腳踏實地、開放包容、謙虛謹慎也是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所欠缺的。
現(xiàn)在的我們,不是笨人太多,而是像曾國藩那樣的笨人太少,人們都太過于聰明,太喜歡投機取巧、走捷徑,不愿踏下心來,認認真真做事情。因為太過聰明,有的人總想一夜暴富,熱衷于炒房炒股,進行所謂資產運作,而不想靜下心做事掙錢;有的人賣身求榮,甘為他人二奶二爺,甚至N奶N爺;有的人熱衷于投機鉆營,阿諛奉承,大搞人際關系,卻無心提升個人實際技能……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有人看似走了捷徑,實則繞了一個大彎;有人看似在那里緩慢前行,實則選擇了一個最正確的道路,只等待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最終實現(xiàn)質的飛躍。
做個笨人,踏踏實實走好人生路上每一步!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