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之裂變》是一部于20019年播放的電視劇,該劇主要由侯勇、王志飛和盧勇等主演,劇情跌宕起伏,紛繁復(fù)雜,網(wǎng)友們對此評價很高,一起去看看吧!
01
2009年,由孫皓暉同名小說改編的系列電視劇《大秦帝國》播出,該劇講述了戰(zhàn)國時代的秦國經(jīng)變法而由弱轉(zhuǎn)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tǒng)天下,以及最后走向滅亡的過程。以文學性的手法重塑了“赳赳老秦”的歷史,塑造了一系列具有“老秦人”血性的人物,以影像的方式喚起人們對于秦國歷史以及戰(zhàn)國歷史的關(guān)注與思考。其中,在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中,商鞅作為一個重要的人物形象貫穿始終,著墨頗多且塑造得極為成功。書中的商鞅,是一位品格高潔的法家賢士。然而,歷史上的商鞅與劇中的商鞅有何區(qū)別,劇中是否對商鞅其人進行了過分美化,以及商鞅其人究竟如何。我們將會在下文中圍繞《大秦帝國》與《戰(zhàn)國策》《史記》兩書中對于商鞅描寫的異同進行比較。
《大秦帝國》小說及改編劇中的商鞅
所謂“白衣衛(wèi)鞅”者,才華橫溢而不慕名利,天性揮灑而決絕變法,忠信赤誠而雄心大志。劇中的商鞅可謂是千古一完人,為了實現(xiàn)“變法”的理想,為了報答秦君的知遇,為了造福秦國的百姓,鞠躬盡瘁,盡公無私。
一開始,衛(wèi)鞅跑到當時最富強的魏國,在魏相公叔座那里謀得了一個中庶子的職位,但他一直淡泊名利,不愿升遷。公叔座臨死之前向魏惠王推薦衛(wèi)鞅為相,但未被接受。后來,秦公為雪國恥向天下賢士廣發(fā)求賢令,為求賢令志誠所感,他就應(yīng)聘到了秦國,走遍秦國山川,終于打動了負有雄才大略的秦孝公,被任命為左庶長堅決推行變法。在變法過程中,衛(wèi)鞅賞罰嚴明,執(zhí)法如山,不但敢拿“老世族”殺雞儆猴,一下子就殺了七百多持械內(nèi)斗的世族子弟,還不避王族,因太子觸犯新法,果斷將太子的兩個老師割鼻、鯨面,其中一個還是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后來他又輔佐秦孝公征討河西之地、遷都咸陽、尋回太子,為秦國朝野安定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貢獻。后,秦孝公盛年而卒,新王即位,老世族蠢蠢欲動,變法之勢危急,商鞅毅然赴死,以死護法。商鞅必死,秦法而存。商鞅,一個靠變法使秦國強大起來的天才政治家,卻只能做殉法者。小說很好地寫出了商鞅于生于死間的悲壯,叫人不禁喟嘆。
顯然,小說中的衛(wèi)鞅,是君子,是能臣,是賢者。作者把他抬得很高,滿足了許多讀者的閱讀期待,又通過秦孝公與衛(wèi)鞅之間“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的君臣之誼,及虛構(gòu)衛(wèi)鞅與富商之女白雪、秦公主熒玉的感情故事,使衛(wèi)鞅的形象更加細膩生動,有血有肉。就《大秦帝國》而言,商鞅睿智而不乏飄逸,深沉而不乏機敏,果敢而不乏忠義,嚴厲而不乏柔情,鐵面無私而又洞察人性,是一個愛憎分明、公私分明、是非分明的活生生的人。
二、史書記載中的商鞅
《戰(zhàn)國策·卷三·秦策》中有《衛(wèi)鞅亡魏入秦章》:“衛(wèi)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于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蒞政有頃,商君告歸。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讎也,愿大王圖之。’商君懼誅,欲之魏。秦人禁之曰:‘商君之法急。’不得出,窮而還。(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
可以看出,《戰(zhàn)國策》中所載與《大秦帝國》中的衛(wèi)鞅事跡形象大致相符。其由魏逃亡入秦,遇孝公而為相,推行變法,以法治秦。治秦期間,“公平無私”,不畏權(quán)貴,使秦國定兵強。后因人挑撥,君臣不信,終遭誅滅。但《衛(wèi)鞅亡魏入秦章》中亦記載其“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所謂“刻深寡恩”,即“苛刻嚴酷,不施恩惠”。且與劇中百姓為之伸冤的情節(jié)不同,“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可見其法在某些方面的確過于嚴苛,以至民生不安,民心不向。而商鞅的形象也更為精明強悍,儼然是位鐵面無私然而結(jié)局慘烈的變法者。
而《史記》對于商鞅似乎更加嚴苛。在太史公眼中,商鞅似乎并不盡如人意:“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shù),挾持浮說,非其質(zhì)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fā)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zhàn)》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于秦,有以也夫!”在《史記·商君列傳》里更是記述了商鞅在兩軍對陣時,以欺騙手段誘捕魏國主將公子卬,為取勝不遵守最基本的信義道德。并且強調(diào)其“所因由嬖臣”、“不師趙良之言”,以強調(diào)其刻薄少恩。
史書中的商鞅,顯然非賢者,更非一完人。但他的確一生兢兢業(yè)業(yè)于秦國變法事業(yè),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目的:商鞅變法成為大秦帝國崛起的重要基礎(chǔ),商鞅也是一個較為成功的變法者。
小結(jié)
在追過其劇、讀過其書、閱過其史之后,商鞅其人其事,仿佛越過千年風塵,見于眼前。相對于史書來說,小說美化了商鞅的人格,并為了文學效果虛構(gòu)改造了一些史實,但它提供了一扇窗,使更多人開始關(guān)心了解這段歷史,了解商鞅其人。
不論他是否淡泊名利,不論他是否刻薄寡恩,不論他是否視死如歸,他都是一位信念堅定的優(yōu)秀變法者。從徙木立信、刑太子傅到人死族滅、五馬分尸,一生所為變法強國而已。
商君者,其人不論,其事有為,其業(yè)有成。
02
劇情緊湊不亂,一氣呵成。
人物性格細膩,入木三分。
臺詞功力深厚,鏗鏘有力
典故描述詳細,引人入勝。
戰(zhàn)爭場面宏大,激憤人心。
細節(jié)描述巨細,面面俱到。
君子氣節(jié)大義,令人神往。
看大秦帝國這劇不是偶然,而是閑來無事再看古天樂《尋秦記》,被歷史所迷。遂產(chǎn)生把劇從秦到今的想法,于是搜到《大秦帝國》這是一部把商鞅神話般的歷史大劇,絕對的良心劇,里面的臺詞對話遠超《人民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秦公正是《人民的名義里面》的趙德漢。
公為青山,我為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負,這是秦公與商鞅之間的義。除卻秦公商鞅外還有許多大氣節(jié)之人,一為秦公求賢令之田常之死,而為贏虔陣前索恩之子岸之死。三為魏國老將龍賈戰(zhàn)敗之死……劇中刻畫的歷史人物很多,雖為配角但卻個個形象鮮明,李立群主演的魏國大魏王,丞相公孫痤,魏王之弟小人公子昂,只知兵道,不善朝局的魏國上將軍龐涓。秦國有巨風過隙,伏艸可存的老甘龍,深明大義老太后,為仇蟄伏20年的贏虔以及公孫賈,逗逼組合孟希白,不明大勢的杜執(zhí)等等,甚至對出現(xiàn)鏡頭很少的孫臏也描述的很棒。劇中同樣穿插了商鞅與白雪,秦公與玄奇的愛情故事,其中鞅與白雪情愛與婚姻的論點很有趣,犧牲小我,成全他人,助他人完成大我的精神更是可佳。
03
假期看了《大秦帝國-裂變》,感覺做了一套酣暢淋漓的精神體操。歷史原是基于事實資料的二次加工,所以有理由相信,基于文學作品改編的電視劇與真實的歷史必然有不少出入。作為一個觀眾,蘇醒更在意的是從別人講述的故事里體悟人生。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部劇是原著作者(兼編。、導(dǎo)演對商鞅變法這段歷史以及對相關(guān)人物、尤其是商君本人的一種解讀。從劇中所塑造的商君形象,不難感受到這部劇的主創(chuàng)人員對商鞅的認可與尊崇,為此,劇中還特意安排了白雪與熒玉兩個巾幗紅顏以慰君心。
蘇醒在看劇過程中,也幾度為劇情鋪排的宏大而感慨、為劇中精彩的辯論而直呼過癮、為商君注定的悲情命運而幾度落淚。在此,蘇醒無意就劇情進行敘述,也不想對史實進行考據(jù),只想將自己從這部作品中收獲的一點感悟與各位分享。
從本劇展現(xiàn)“商鞅變法”的視角中,蘇醒感受最深刻的一點便是:自我成全——為理想的獻身。
1.孝公的理想:強秦
嬴渠梁的出身決定了他必須背負的責任,而他對自身使命的深刻認同也讓他主動扛起了強秦的大旗,所以“強秦”是嬴渠梁畢生所求,是他的理想,為此不惜一切代價,自己甘心成為“變法中的一枚棋子”。
2.衛(wèi)鞅的理想:踐行變法理論
當時的衛(wèi)鞅不過是一個懷才不遇的白衣書生,在魏國丞相門下?lián)沃惺,人微言輕,雖有奇策也不被采納。即便有丞相公叔痤死前極力推薦,然始終未入魏王法眼。后被龐涓、公子昂所關(guān)注,可惜這兩位都是嫉賢妒能之輩,于是衛(wèi)鞅出走魏國,游歷天下、尋訪明君,并最終他遇到了秦孝公嬴渠梁。
衛(wèi)鞅的理想,是一展畢生所學,實踐自己的變法理論。當此之時,秦國的危亡與秦君的開明堅毅是他的天時;秦國偏居西方,遠離山東六國的諸強紛爭,這是他的地利;老秦人性格中的血性、粗野與變法的酷烈相符,這是他的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俱備,對身懷大才的衛(wèi)鞅而言,這注定是屬于他的時代。
3.孝公與衛(wèi)鞅:永不相負
歷史的精彩之處往往在于一些“巧合”發(fā)生得恰到好處,從而釋放出最絢爛的光芒,縱是曇花一現(xiàn),也足以點亮時間的漫漫長河,影響深遠。
于是,嬴渠梁遇到了衛(wèi)鞅。
二人的相遇,究竟誰更幸運?我們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這個角度講,作為“千里馬”的衛(wèi)鞅似乎更幸運一些。但蘇醒認為,嬴渠梁和衛(wèi)鞅兩者既非常人,便不可以常理推斷。他們的相遇相知,是彼此的畢生大幸。
明君良相的完美組合可謂無敵,于是變法過程中一次次的危機與挑戰(zhàn)、關(guān)鍵十字路口的選擇與堅持,全可看做對嬴渠梁、衛(wèi)鞅二人心智堅毅程度的考驗以及對他們變法原理的實踐檢驗。
4.嬴虔:選擇派是最大變數(shù)
這里,蘇醒想特別提一下公子虔、也就是嬴渠梁的大哥嬴虔這個人。
時至今日,大家都早已明白,所謂的“變法”或“改革”本質(zhì)上都要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原有生產(chǎn)關(guān)系已經(jīng)不能滿足生產(chǎn)力發(fā)展需要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打破原有利益格局,重建“秩序”或者說“生產(chǎn)關(guān)系”,以煥發(fā)社會的活力,進入下一輪的發(fā)展。這既是一種無奈的輪回,也是“社會”作為一個有機體存在、為保證生命力而必要的新陳代謝。
“變法”的最大阻力便來自既得利益者。其實,如果拋開道德的批判,他們的選擇倒也是人之常情。易地而處,一般人都無法接受被剝奪已有利益、讓自己成為“被革命”的對象。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如果能夠在身處順境時做到主動的自我變革,無論結(jié)果如何都堪稱偉大,而且一般而言,時間不會辜負他們的勇氣和選擇。
劇中變法的最大阻力,表面來講是以甘龍、杜摯為首的老士族勢力,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從變法伊始,便立場堅定地舉起了捍衛(wèi)本階層利益的大旗。但全劇觀完,回想其中情節(jié)時,蘇醒卻發(fā)現(xiàn),變法最大的危機所在似乎是以嬴虔為代表的另一個群體。
如果說變法派作為正方力量以“民心”為武裝,老士族作為反方力量靠雄厚的根基來抗衡,那像嬴虔一樣,有見地、有膽魄、有實力、最初堅定護法而后又冷眼沉默的群體又代表了什么?他們的選擇將如何影響歷史的走向?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選擇”?
變法派與反對派在開局伊始變一目了然,與其說他們選擇了自己的立場,不如說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忠于自己。成年后的我們都明白,當眼前的選項在自己的價值體系中有明顯的好壞優(yōu)劣之分時,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做出決定,這其實不是真正的“選擇”。
所謂選擇,必然二者有旗鼓相當?shù)牡胤剑x了A,卻無法割舍B的誘惑,選了B又難免在心中忍受放棄A的煎熬,真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難以取舍。有的人任其拖延,不做決斷;有的人初下決心,過后卻又反悔,再次陷入反復(fù)糾結(jié);只有少數(shù)人在彷徨糾結(jié)中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并最終下定決心、落子無悔。所以,與其說“選擇”,也許用“抉擇”這個詞表達更貼切一些。
嬴虔是哪一種?最初,他似乎是一個堅定的變法派。他的出身、他對局勢的洞察幫他做出了選擇,為了強秦,他甘心放權(quán)、退居二線,這對于一個常年身處高位的人而言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可惜的是,嬴虔看明白了秦國的未來,卻沒有看清楚自己的內(nèi)心最深處。
還是那句話,容易做出的選擇不叫選擇。對嬴虔而言,放權(quán)雖不易,但其實也并沒有那么難,因為強秦也是他的心愿所在。雖然割舍了自己的部分利益,但是為了更深遠的“大局”,“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有了比較,便不再困難。及至自己被處“劓刑”,面臨邦國大業(yè)與刑辱私恨的天人交戰(zhàn),他才終于陷入了兩難境地。
能夠輕易選擇,是因為割舍的還不夠痛。
嬴虔該如何抉擇?報仇,秦國大業(yè)必毀;不報,內(nèi)心飽受仇恨煎熬。公義與私恨對于一個具體的個人而言,是否真的有輕重之分?成全一個人與成全一群人哪一個選擇更高尚?沒有人有資格做出評判。
嬴虔在兩難中煎熬,在暗夜中跋涉,他無法做出決斷。及至嬴渠梁身死,嬴駟即位,嬴虔向嬴駟道出“棟梁拆”,又用一番道理告訴他于公于私商鞅必死。與其說嬴虔作出了報仇的選擇、等到了報仇的時機,不如說是時間幫助他作出了選擇、時間讓曾經(jīng)的天平發(fā)生了傾斜。
如果是嬴虔自己選的,為什么嬴渠梁在位時不殺衛(wèi)鞅?又為何苦苦研究“棟梁拆”?無非“強秦”和“報仇”是他心中天平的兩邊,無法抉擇。嬴渠梁身死,為何衛(wèi)鞅可殺?因為他看明白了兩點:
其一,此時變法已深入人心,哪怕抽去棟梁,那些弱一些的枝枝叉叉也能互為支撐,衛(wèi)鞅死了,秦國卻不改強大之勢,而且不系于一人、一時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其二,一朝天子一朝臣,從嬴駟少時所為可見此人的胸襟是不能和他的父親同日而語的,這樣一個君主如何能容得下一個“功高蓋主”的臣子?此時留著商鞅造成日后罅隙不如讓他退出舞臺來得有利。
至于他對嬴駟說的那番道理,所謂“于公”,必須用商鞅的血來彌合變法對社會的割裂,初聽起來似乎鏗鏘有力,但其實并非如此。假如嬴渠梁尚存而商鞅先死,那秦國社會的割裂就無法彌合了?假如嬴駟有容人之量,秦國社會矛盾的解決也只是時日問題。彌合割裂的根本所在,是秦國的強盛、時間的沖刷,只要符合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一時的問題不過是又一重考驗而已。用時間換空間,商鞅并非必死不可。嬴虔所謂的“于公于私”,不過是煽動嬴駟私心的同時又為彼此的良心不安找個安慰而已。
所以,對于變法而言,除了別無選擇的正反兩派,以嬴虔為代表的“選擇派”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他們的最終立場將對局勢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在本劇中,歷史展現(xiàn)了它悲憫的一面,它用時間給了秦國一線生機,而嬴虔最終用商鞅的血熄滅了內(nèi)心的復(fù)仇火焰。
5.商鞅獻祭:雖死猶生
最后,本文題為“商鞅獻祭”,是時候說說商君了。
與秦國王族出身賦予秦孝公嬴渠梁“強秦”的天然使命所不同的是,商鞅是自主選擇“變法”作為一展畢生所學的途徑、而秦國是一個最好的試驗場。如果說秦孝公變法護法是為國為家,那么商鞅所有的犧牲則可算是為理想、為自己,是最深刻的自我成全。
商鞅一再強調(diào)“要法治、不要人治”,“人治”靠老天爺賞飯吃,“法治”可傳千秋萬代?墒,有一點他沒有說的是,在當時當世,法,是誰定的法?毫無疑問,是商君定的法!一個人的理想與才具成為一個社會統(tǒng)治千百年的制度基礎(chǔ),甚至直到今天,廢除分封實行中央集權(quán)的郡縣制、統(tǒng)一度量衡等等變法措施依然對我們的社會產(chǎn)生深遠影響、仍是一些重要制度的根基,商君真正詮釋了“雖死猶生”的真諦。
也許在老秦人看來,他的無私為公讓人欽佩、他割妻棄子的犧牲讓人感動、他慨然赴死的結(jié)局讓人悲痛,但對商鞅自己而言,短短一生中他得到了最好的天時地利人和,最大心愿已然完成,“秦國”這個實踐產(chǎn)品按照他規(guī)劃的藍圖已經(jīng)成型,哪怕是他的死,也是為了讓這個傾注了自己一生心血的產(chǎn)品繼續(xù)壯大,可謂死得其所,所以他可以對嬴駟說“生前身后,了無一事”。
行刑臺上,商君了無牽掛,可謂瀟灑。在蘇醒眼中,行邢臺更像一個祭臺,商君用自己的生命為畢其一生打造的得意作品獻上了最后一祭,將靈魂從肉體中抽離,注入親手建立的“法治”體系,與其合為一體,真正千秋萬代、雖死猶生。
商君的最后一祭,是畢生理想的升華,也是最深刻的自我成全;蛟S于他而言,這就是最大的幸運。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