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紀》是一部于2016年播出的紀錄片,由徐小卉導演,網友們對這部片的評價也是相對不錯,一起去看看吧!
錦繡紀的劇情簡介
絲綢是最早令中國聞名世界的發(fā)明。中國因絲綢而與眾不同。蠶吐出的絲只有0.02毫米。今天我們認識的“細”字,古人用來形容繭絲。在他們看來,世間最細的東西,莫過于蠶吐出的絲。但智慧的中國人善于利用自然的每一份給予,哪怕是細微如此的蠶絲。我們的祖先將七八個繭繅成一根絲,用這根絲去織去繡,于是世界上有了綾羅綢緞,有了和玉食相配的錦衣。不以細而不為之,并依勢而動,這是一種大智慧。本片從工藝和情感上接近著有名的、無名的以及無法謀面的絲織工匠。
網友評論:
01
一 穿梭
絹,作為最先的平民織物,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齊魯之地(今山東昌邑)已有聞名的齊紈魯縞。
苗族善用絹繡百鳥衣(蝴蝶,鳥,象征蚩尤后代的圖騰),有養(yǎng)蠶而不繅絲的傳統(tǒng)。
濰坊靠近昌邑,善用絹扎風箏(蝴蝶風箏)
絹在古時用于書寫,繪畫,服裝(主要)。
成語絲絲入扣出于絹的制作方法。
羅,制作工序比絹復雜,也比絹貴重的織物,比絹輕薄。
有兩經絞羅和四經絞羅等制作方法。
古時出土羅織物的墓有:宋代黃升墓(漂亮花紋)、宋代馬王堆(四經絞羅,千年漢羅)
錦,錦上面開始出現(xiàn)提花。
漢代蜀錦,經線提花,多綜多躡織機。
蘇州宋錦,緯線提花,花樓織機,可隨時變換顏色,令衣服上的色彩更加繽紛。
活色生香的成語便出現(xiàn)于此。
法國的工匠賈卡根據(jù)中國的挑花結本織機設計出紙孔提花機。
云錦,逐花異色,用色暈的方法為織物渲染上由深到淺或由淺到深的多種多樣的色彩。運用了妝花(通經斷緯)給織物提花。
云錦在古代用于制作龍袍。
勞倫斯·許將云錦推向世界,用云錦做面料設計出各種禮服參加時裝周。
(看到介紹云錦時覺得婚紗真的沒有什么好向往的,如果有一件云錦可以拿來做結婚禮服,誰還在乎婚紗啊~~~)
二 引線
織品種類:綾羅綢緞綃紗
絲線:棉線、人造線、蠶線
紗:長江馬王堆出土的素紗襌衣,具有輕、薄、透的特點。為了復制這件褝衣,南方云錦研究所跟北京研究蠶病的研究所合作,利用防治真菌病的藥物將四眠蠶誘導為三眠蠶,三眠蠶的絲比四眠蠶的細,且韌度足夠,不易斷~
唐有一副搗練圖,演示了將生絲(硬)搗為熟絲(軟)的過程。
用生絲做經線,熟絲做緯線,織出的織品稱為緙絲(經久耐磨)。
南宋開始出現(xiàn)戧色(緙絲中同色系緯線的漸變)的技藝。
緙絲當屬蘇州王金山的作品(復制大師名畫)可用來作為收藏品。有梅雀圖。愛聽蘇州評彈。
蘇州平江路,陳文將緙絲應用于生活用品中,因為緙絲用品有結實的特點;會友方式:雅集;會參加蘇州一年一度的創(chuàng)意博覽會。
蘇州博物館:出土于虎丘的宋代繡片(齊針繡)
齊針繡繡出的花瓣更顯光澤;豎針(現(xiàn))橫針(隱)
中國刺繡:蘇、湘、蜀、粵
蘇州刺繡:
余福臻(貓王):善于繡貓,繡過多幅貓送給各國政要。
姚建萍:善于繡人物肖像,繡過多個各國政要,曾被墨西哥總統(tǒng)來信夸獎;主持繡出關于絲綢之路的兩件繡品:西出長安(收藏于中國美術博物館)和滿載而歸。
她將繡針比作畫筆,絲線比作顏料。
繡有長達13米的姑蘇繁華圖放于護城河邊,3米高的蘇州拙政園放于蘇州園林博物館。
蘇州木瀆鎮(zhèn),有一處蘇繡大師沈壽的故居。
沈壽:將繡品從平面轉向立體,發(fā)明仿真繡(利用針線巧妙地運用西方繪畫的光和色),可用于繡照片和繡油畫,繡了意大利王后,將刺繡推向國際。
明代由于昆曲的發(fā)展,將蘇繡用于戲服。
蘇州十全街上有許多旗袍店。
周立言:荷言絲綢館
杭羅:適合夏天穿,出客
莨綢:薯莨汁+塘泥(順德,含鐵離子),黑色金屬光澤的絲綢。
02
紀錄片一開始便吸引了我,片頭的畫面很精致,尤其是蝴蝶飛起的那一剎那!
三集紀錄片中講述了幾大類的絲織品,里面工藝復雜,圖案精美,被那細節(jié)所吸引,穿針引線中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美,同時也得到這樣一個認知,繁瑣耗時的工藝品不僅無價更是一種代表象征!
每當介紹一種織品,都驚艷于最后的展品。印象深刻的莫過于蘇繡的一個系列展品《荷韻》,同時里面制作出的服飾也很美,令人贊嘆,整部紀錄片中一直處于一個欣賞的狀態(tài)。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