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危險,這一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總統(tǒng)的安全顧問,危險預測專家,他將告訴我們怎么樣預測危險更及時,更準確。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恐懼給你的禮物讀后感:如何保護好自己,希望你們會喜歡。
小說家深諳人性所以能寫出動人的故事,產品設計師理解人性所以能做出爆款產品,心理咨詢師理解人的心理需求所以能幫助來訪者。那么,當我們身處危險之中,甚至面對邪惡和暴力的時候,如何保護好自己?答案就藏在“人性”之中。
《恐懼給你的禮物》這本書的作者加文·德·貝克爾是世界著名的危險預測專家,是美國總統(tǒng)的安全顧問,他在書中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可以讓我們對人性的了解更深刻,更鮮活,對危險的預測更及時,更準確。
正如書的封面所說,這是一本奇書,書中的故事驚心動魄,跌宕起伏,有時還令人毛骨悚然,但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實發(fā)生的,我們可以從中學會運用直覺,看透人心,提前捕捉到危險信號,關鍵時刻可以拯救生命。
是什么導致了行為的危險和邪惡?
人性有八個支點,如果人性的支點坍塌了,就會失去支撐自己的平衡,導致行為的危險和邪惡。人性的這八個支點是:
1.每個人都渴望和他人建立關系。
2.失去令人悲傷,因此我們竭力避免失去。
3.沒有人喜歡被拒絕
4.所有人都希望得到認同和關注。
5.為了追求快樂,我們會努力,但為了避免痛苦,我們會不遺余力。
6.不喜歡被嘲笑或羞辱。
7.在乎他人的看法。
8.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生活。
那些危險分子其實與我們一樣,只不過他們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人性支點嚴重崩壞。
危險分子常用的7招:
1.強拉關系。通過強拉關系,建立起一種基本信任,因為人們難以拒絕來自同類的熱情。
2.大擺“迷魂陣”。和套近乎一樣,在于誘惑或吸引別人,以便讓自己掌控全局。
3.堆砌細節(jié)。當人們講真話的時候,并不需要添加一些額外的細節(jié)來佐證,因為他們從來不會感到心虛。但說謊時就不一樣了,因為心虛,他們會講個不停,以便讓自己的話合情合理,以假亂真。
4.“貼標簽”。貼標簽通常帶有遍地或質疑的意味,很容易激起對方的反駁,而這正中一些人的下懷。他們就是希望被評論的人能做出反應,然后好落入自己的陷阱。
5.“放高利貸”。這種行為是先給你一些好處,然后歸入總賬要你加倍償還。
6.主動承若。別人之所以對你主動承若,希望說服你,是因為他意識到,目前還沒有獲得你的信任。
7.無視拒絕。存心想控制你的人,會假裝沒聽到你的拒絕。而堅定地拒絕能讓歹徒知難而退。因為通常來說,歹徒都希望自己的獵物軟弱可欺,他們會選擇最好下手的那個。
被人威脅,怎么辦?
威脅是企圖制造某種傷害的言論,它的重要特點就是,不會提出交換條件。它不同于恐嚇,恐嚇的目的是提出條件。威脅比恐嚇更容易演變?yōu)楸┝Γ驗橥{者之所以發(fā)出威脅,說明已經無法通過其他手段控制事態(tài)的發(fā)展,通常他們已經走投無路。
面對威脅,不要在威脅者面前顯示出你受到了他的影響,更不要在他面前流露出恐懼,最重要的是保持鎮(zhèn)定,這樣才能冷靜下來,繼續(xù)觀察事態(tài)的發(fā)展。
被人敲詐,怎么辦?
每個人都有秘密,如果敲詐你的人,剛好掌握了你某個不為人知的真相,你該怎辦呢?
敲詐者一旦嘗到甜頭,就很可能故技重施,未來的某一天,你可能再次受到勒索。比起主動表態(tài)安撫敲詐者,更好的做法是強迫敲詐者自己說出他們的目的。
大多數被敲詐的人不會選擇主動爆料,但其實你沒有那么多觀眾會持續(xù)不斷地觀察你、評論你,公眾的反應沒有你想的那么強烈,一旦你接納了自己的弱點,就再也沒有人可以在這件事情上傷害你。
被人糾纏,怎么辦?
要想擺脫糾纏你的人,不理會,是最好的回擊。
當你開始重視騷擾者,要與之面對面過招的時候,則正中了對方的下懷。只要你和騷擾者之間有了接觸,無論這樣的接觸是愉快還是郁悶,事態(tài)都會進一步激化。
不要聯(lián)系他,只有這樣,他才會知道,他的糾纏對你沒用,才會最終放棄這樣的行為。時間,能夠消磨掉大多數糾纏不休的人的執(zhí)著。這是一場耐心的測試,卻能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拜托騷擾。
被人報復,怎么辦?
報復型的人,通常都存在著顯著的特點,其一是非常固執(zhí)己見,不接受他人的意見,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侮辱或批評,其二是總是揣測他人有最惡意的動機。
作者在書中列出了16種預測危險的方法:萬股執(zhí)拗、武器、陰雨沉悶易怒、悲觀絕望、對暴力的認同、讓別人心生恐懼、威脅恐嚇操縱激化的狀態(tài)、多疑偏執(zhí)、拒絕批評、遷怒、不切實際額的期待、委屈不滿、有不良案底、媒體報道、越界關注、溝通聯(lián)系。一旦你認識的某個人出現(xiàn)這些情況,尤其是出現(xiàn)了多項,為了安全起見,盡快與其“斬斷關系”,才能在危險來臨之前占得先機。
怎樣拒絕死纏爛打者,才能擺脫麻煩?
委婉拒絕,是最糟糕的拒絕。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告訴對方不想和他說話,那么你的行為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和對方交談,當你第十次告訴對方不想和他說話,那么你就已經第十次和對方交談。拒絕糾纏你的人要絕對不予理睬。最佳的回復方式,就是不回復。
女性在拒絕異性時,要清楚明確地表達;不要發(fā)好人牌;不要解釋理由,因為既然有理由那就意味著可以改變。
如何從家暴中逃離?
男女雙方在家庭暴力事件中都負有一定的責任,尤其是會對孩子造成成巨大的傷害。孩子是在模仿成人中實現(xiàn)成長的,如果母親一直遭受家暴,她的女兒長大后很可能步其后塵;如果父親持續(xù)對母親實行暴力,他的兒子長大后也很可能對家人實行暴力。他們在成長中極度缺乏安全感和自我認同,沒有感受到自然而然的關愛,已經不具有擁抱真愛的能力,于是,他們尋找極端的方式,維持自己理解中的愛。
面對在家暴中生命受到威脅的女性,最佳的解決方式是尋找和利用一切資源隱匿自己的行蹤,讓糾纏著再也找不到你。并且時刻牢記:自己追求的是個人安全,而不是公平正義。
為什么帶有童年創(chuàng)傷的人能帶來黑暗也能創(chuàng)造輝煌?
從書中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連環(huán)殺手、家暴男等暴力的實施者具有高度相似的人生經歷:都有一個可怕的童年,以及糟糕的父母。
可是這本書的作者貝克爾的童年出現(xiàn)了很多只有電影中才會出現(xiàn)的事件,追車、打斗、槍擊、命懸一線、自殺等,他的母親吸毒,他親眼目睹了父母之間血淋淋的槍殺,而他卻成為危險預測專家,成為美國總統(tǒng)的安全顧問。
很多讀者和我一樣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一些經歷童年苦難的人,成為了對社會有益、擁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而另一些人,卻成為反社會的罪犯甚至是惡魔,這到底是為什么?
因為作者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遇到了康威老師,正是康威老師擊敗了他身體中的惡魔,向他表達了善意,并幫助他認識到自己的天賦。
所以,減少暴力最有效的方法,是給予孩子人性和關愛。只有溫暖、關心和肯定,才能夠遏制體內的惡魔,擺脫暴力的控制。
著名的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說:“要消滅暴力,必須從每一個嬰兒一出生就開始,因為只有從小體驗過愛與尊重的生命,才懂得如何去尊重其他生命。”
如何接受恐懼給你的禮物?
恐懼是珍貴的禮物,它讓我們覺察到危險正在迫近,從而做出對現(xiàn)實最真實最智慧的反應。當你愿意接受直覺發(fā)出的危險信號,并且快速評估自己的處境后,恐懼自己就會停止。直覺是一種迅速、自發(fā)且無意識的處理方式,能夠為我們提供很有價值的信息,而這些信息是深思熟慮的分析所無法提供的。當出現(xiàn)了與你的認知嚴重不匹配的情況,直覺就會為你拉響警報。所以,聽從直覺,聆聽自己的心聲,就擁有了掌握全局的智慧。
我們要學會珍惜內心的恐懼,如果一個人每時每刻都在害怕自己遇到的每一個人,那么當他真的需要危險信號的提示時,早就已經麻木了。
作者對形形色色的擔憂研究了10年之后,得出一個結論:擔憂對人類的作用弊大于利。擔憂會讓人頭腦混亂,浪費時間,虛度生命。你為擔憂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大于為改變現(xiàn)狀付出的代價。擔憂是一種個人選擇,然而把浪費在擔憂上的創(chuàng)造力用在別處,也是一種選擇。
在這本書中作者貝克爾致力于將自己全部的心得普及給民眾,教會大家識別危險信號的方法,遠離家暴、騷擾、兇殺等侵害。雖然他希望大家可以永遠沒有機會用到這些信息,但他也希望,當你真的需要時,這些信息能救你的命。
這是一本自我保護指南,而自我保護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能力,我們要學會在危險之中保護好自己,也要學會在和風暖陽中享受生命。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