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fā)》一書由徐泓所著,是一本個人傳記,這本書記錄了陳虻在央視審片不的經(jīng)典言論、講座精華,讓我們看到他對于節(jié)目的思想,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下面小編帶來的是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fā)讀后感:情懷成就夢。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我就被它的書名所吸引,買來細讀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不僅是一本紀錄片的教科書,還是一本人生的哲學書。這本書主要匯集了陳虻生前在央視做制片人時審片的經(jīng)典言論、大學授課時的講座精華,許多語錄到今天依然適用,許多思路到未來還會指引更多人。
陳虻說,生命需要保持一種激情,一個人內心不可屈服的氣質是會感動人的,并能夠改變生活。而他正是懷著對電視工作的激情和夢想,幾十年如一日地努力辛勤工作,為中國電視事業(yè)作出貢獻。學生時代起,陳虻就心懷一個電視夢,畢業(yè)后他放棄了航天工業(yè)部團委分派的工作,選擇進入中央電視臺。他做了三年的打雜工,邊賣力打雜,邊用心學藝,甚至變賣了結婚戒指和收音機,只為了學習拍攝技巧。他沉浸在書庫里,是當時中央電視臺書庫的借閱書本數(shù)量做多的讀者之一。陳虻對于知識的執(zhí)著和偏愛,是成為一名成功的媒體人的基礎。工作中,他始終保持著媒體人的敏銳和智慧以及嚴謹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做審片主任時,他經(jīng)常是邊審邊講,審完以后,還要總結點評。一個十幾分鐘的片子,他會花上半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分析討論,并很快地提煉出一些觀點,或者叫做“警句名言”。他的語錄被同行的年輕人奉為真知灼見,也曾被白巖松、柴靜等央視人視為精神領袖,然而陳虻值得被記住的不只是對中國電視、媒體作出的貢獻,他身上更值得被傳承的,是那份對工作的熱愛與夢想的追求。
每個人都會突然對生活中的某件事有著莫大的激情,激情使人擁有向上的動力和不斷拼搏的勇氣,但是能夠將對一件事的激情長久地保持下去,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甘于平庸、隨波逐流的中年人曾經(jīng)不是心懷夢想、朝氣蓬勃的少年呢?多少迷失在日復一日枯燥工作中的加班族曾經(jīng)沒有積極進取的職業(yè)追求呢?很多人將其歸咎為生活磨平了他們的棱角,或者是歲月讓他們選擇平淡,忘記了當時的激情與夢想。正如白巖松在序言中寫道:當下最大的敵人,其實已經(jīng)是我們自己。不知不覺中,我們很可能,已悄悄由當初的開拓者,變成了今天的攔路人。只不過,在回憶中,我們還以為自己保持著戰(zhàn)士的姿態(tài)而已。
我時常在想,什么是情懷,直到讀完這本書,才更加明確了。情懷,就是那些我們執(zhí)著地熱愛,賦以激情,但生存之外所追求的東西。正如陳虻先生,一生致力于電視工作,不論是年少勇于追夢、艱辛求學,還是工作后不忘初心、始終堅持,都是由于他心中對于中國電視有著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他講電視,也是在講人;他做節(jié)目,也是在刻畫世間眾生。情懷還是一種品質,代表著社會的良心和責任。魯迅曾說:“無盡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與我有關。”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畢生奮斗的方向,也是心中深藏多年的情懷。
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能夠時常想起心中那份情懷會讓人保持為之奮斗的動力,也會讓人生不再迷茫,直到指引我們實現(xiàn)夢想。在人生奮斗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把現(xiàn)在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做好,而且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要學會經(jīng)常往回看,因為我們從小受的教育一直都是站在起點往終點看,價值觀都是單向的,必須再添一個往回看的坐標。正像書名所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么出發(fā)。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