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下班后》一書由池本克之所著,這本書告訴我們多種高效思維模式,讓我們學會利用下班的時間創(chuàng)造更高效的工作效率,你有沒有讀過這本書?讀完有什么感悟?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勤A在下班后讀后感1300字欣賞。
2019年開始快半個月,日子沒想象中那么友好,先是自己感風上吐下瀉,然后家屬被大黃蜂蟄,跑了幾回醫(yī)院,感受了365日無休,擁擠的醫(yī)院,對身體健康有了新的認識。人到中年,家庭成員身體健康對自己是莫大的恩賜。
新一年立了flag,半個月了還沒動手動腳,有點說不過去。抄起上段時間京東99元10本書《贏在下班后》。對于閱讀,我一向是隨意抄到哪本就看哪本,以前被Ricky批評過一次,他說這種不挑選的閱讀,會浪費很多時間。對于閱讀內(nèi)容,為什么要有明確的內(nèi)容目標?對于Ricky一年讀200本管理類的書籍,這種目標我一直不太贊同。關(guān)于閱讀,名著固然有它流傳千古的原因,但每一本書作者用心寫出一本書,在寫書過程付出的心血也是值得被尊重。貌似我從開始認字看書開始,從來沒對書籍分類,都是隨意。就像家屬偶爾會說,你怎么知道那么多八卦歷史?呃,野史我也看啊。正因為這種的閱讀習慣,《贏在下班后》翻到差不多40頁,我才突然對家屬說,這書的風格咋那么像日本的?然后翻開封面看作者的名字,池本克之,日本的一個高級咨詢專家。家屬問,日本的書籍是什么風格?想了想回答家屬:“日本的書籍文字都是以簡約的敘述為主,基本不使用形容詞,文字基本不會讓你的心情特別激動,每一章節(jié)后有一個簡短的總結(jié)。有種宜家風。呃”
《贏在下班后》全書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下班后時間的應用;第二部分:工作壓力;第三部分:情緒管理;第四部分:身體管理;第五部分:在旅行中提升自己;第六部分:個人外在形象。
下班后時間的應用、情緒管理和身體管理這三大部分,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有些理論沒辦法很好指導生活。就像你明知道不能暴飲暴食,明知道不能動不動就生氣,但一遇上美食就忍不住開吃,吃到褲頭都繃緊;一遇到生氣的事情就火冒三丈。這三項中需要一個契機去觸動內(nèi)心的危機感,就像作者那樣,胖到在飛機上撐爆褲頭,丟臉了才會對身材進行自我反省。周圍的人包括自己對身體的關(guān)注僅限于體檢報告的超標參數(shù)帶來的不適感,至于提前規(guī)劃鍛煉身體,少之又少,理由無非就是工作加班忙……,這個理由似乎也是通用借口、屢試不爽。我們思考問題基點都是建立在現(xiàn)有的生活模式,極少會考慮改變模式。畢竟人總是特別習慣現(xiàn)有的舒適模式,沒有更加迫切的原因誰會主動去改變呢?
倒是第二、五部分有點意思。首先是對工作壓力的另類認可,以前的看過的大多數(shù)是讓讀者找一份自己喜歡的或感興趣或擅長的工作。貌似書籍里的日本人大多對有工作的壓力有種莫名的喜愛,但新聞里的日本人卻是宅在家里不外出工作,啃老或“維持生計的創(chuàng)作”。要想找一份沒有壓力的工作,原本就是不存在的謬論嘛。該書特別強調(diào)不要把興趣變成工作,因為一旦興趣有了工作壓力就會很容易死翹翹。把工作當成你物質(zhì)條件的保障,然后在物質(zhì)保障的基礎(chǔ)上興趣可以成為你的精神寄托,滿足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的要求。 然而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它的模式又是否適合了?
第五部分旅行的自我提升,作者提出去當?shù)夭耸袌、當(shù)厝顺燥埖牡赇伒劝串數(shù)厝说纳钅J饺ジ惺芤粋地方,而不是往旅游景點擠。這一點特別有共鳴。地大物博的中國,在各種節(jié)假日呈現(xiàn)的景區(qū)崩潰情形真讓人懷疑旅游本身的意義。
第六部分個人外在形象,感覺與第四部分身體管理存在重疊的嫌疑。一個人如果懂得身體管理,自然對個人的外在形象會有進一步的行動。里面提到的家以外都是公共場合需要注意個人形象,這個不能茍同。上班的形象要帶到下班后的生活,那上班和下班有什么區(qū)別?換個地方辦公?
總體而言,這本書沒啥值得推薦。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