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寵與勇氣》是一部由肯恩.威爾伯著作的書籍,作者在書中主要講述了自己和崔雅在一見鐘情并且結婚的前夕,崔雅被檢查出乳癌,兩個人共同攜手挑戰(zhàn)病魔的故事。小編整理了一篇網友的讀后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痛苦不是懲罰,死亡不是失敗,活著也不是一項獎賞。”——崔雅這本書讀過兩遍,第一次讀完的時候,緩了好幾天遲遲不想寫讀后感。然后接連幾個晚上做了很多奇怪的夢,關于“光與死亡,許多片段就像拍大片一樣。”只是在夢里發(fā)生一些事情,就讓我難過得不行,就像書中肯提及的“自他交換”的觀想,有時候我們只是在想象中失去或給予就已經受不了,那么當無常真的來到生命里,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應對呢?
這是一本講述【肯·威爾伯和崔雅】生命中真實發(fā)生的故事,兩人交叉講敘他們從相遇,一開始非常美好的愛情,4個月后結婚10天后卻被發(fā)現崔雅得了癌癥。5年時間面對不停的復發(fā),又加之糖尿病,嘗試各種治療方法,如何選擇種種心路歷程……爆發(fā),埋怨對方,和好,最終崔雅平和的離去。。。
開頭讀得非常幸福,“生生世世都在尋覓對方,等了許久才終于找到彼此”感受到如此美好的愛情,真心讓人羨慕不已;中間治療的過程,種種選擇,兩個人開始撕裂,進入疲倦期,看得厭煩,不想讀,逃避了幾天。最后詳細介紹了崔雅離去的過程,第一次通過詳細的文字解說面對死亡的過程,回想起曾經也面對過很多的離別:
像一生都受左鄰右里老小愛戴的奶奶,辛勤勞動一輩子最后照顧中風的爺爺身體衰竭而去……
高中時糖尿病臥床的大伯母,有次家里沒人她想洗手間,而嬌小的我卻扶不動她,伯母放棄時臉上無奈的表情……
從小最疼愛我的爺爺,在奶奶離去后一直思念她,提起奶奶就像個孩子一樣哭的爺爺,只好靜靜的坐在他身邊一個下午陪他曬太陽……
還有二伯伯離去后爸爸大伯三伯叔叔幾兄弟幫他擦身體換衣服,然后我們兄弟姐妹站在旁邊看到他一臉平靜和微笑……
所有的這些畫面隨著崔雅的離去,不斷的在腦海里浮現…崔雅說:“痛苦不是懲罰,死亡不是失敗,活著也不是一項獎賞。”
當然這本書對我目前意義最大的在于“肯”作為【支持者】的心路歷程和感悟以及崔雅的需要:我在廣州十方緣臨終關懷老人心靈呵護中心做一名義工,這幾年下來每個月幾次的探訪,從開始的不知所措到后來的喜悅成長,因為隨著這本書的描寫讓我知道下次探訪【做一塊情緒的海綿】就好。
做一塊海綿,會讓你覺得自己是無助、無用的,因為不能做任何事,只能靜靜的呆在那里。許多人發(fā)現這是最難學會的一件事,什么都不做比隨便做點什么更難!所有新來的義工都是這樣感受,我自己也是如此,幾乎花了一整年才學會不要去修整任何事,也不要嘗試去改善什么,生活里出現什么就接納什么,不對抗。就像陪伴老人一樣,不管她當下是什么樣子就只是去接納。不開導不做分析,不勸她開心想開。
當崔雅傷心難過時陪在她身邊就夠了。大部分的人都以為作為一名支持者自己的工作應該是給予意見,幫助所愛的人解決問題,讓自己變得有用,隨時給你協助,學著做晚餐以及載他們到她們要去的地方等等。但這所有的工作人比不上做一塊情緒的海綿來的重要。這個可能會致命的疾病,一定會給你的愛人情緒上的巨大起伏;有時他們會被憤怒、恐懼、歇斯底里以及痛苦的感覺淹沒。那時你的工作就是去穩(wěn)住他們,陪伴他們,并盡你所能地吸取這些情緒。你什么都不必說(任憑你說什么都是沒有用的),也不需要提供任何意見(這個更不會有幫助),只是靜靜的陪著他們一句話也不要說。用心去吸取他們的痛苦、恐懼或所受到的傷害,就像一塊海綿一樣。
如果朋友們認為應該做點什么來幫助他,卻又發(fā)現所做的一切都產生不了功效,就會感覺失落:我能做什么?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呆在那里……】
看到這段我就想到自己在的公益機構二星義工手環(huán)上的一句話:做就好,在就好,愛就好。being,doing,loving。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