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變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上了年紀(jì),會開始明白很多事情。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也就無所謂了。而如今知道那些以前不了解的東西,也是很有趣的。”
有人在感嘆變老,畢竟一年又一年的時光過得太快,眼瞅著跟自己年齡相仿的朋友提前過上了自由的生活。都說人生沒可能折返,試著跟過去的歲月告別吧。又快要到一年里最寒冷的時候,特別是年底最忙碌的時刻,總是被一些昏暗又庸碌的事圍繞著,別說是幸福感了,連一點點溫暖的感覺都在漸漸失去著。其實年年如此,歲歲不變。等著哪天自我反省過來,覺得還是自己的日子過好才是真幸福的時候,從來不寄予希望也就沒有什么失望可言。各自圓滿吧,無論是否成功是否穩(wěn)定,成長過了一年就是一年的積攢。有人一路扶持,有人一筆帶過,沒有成見也就會忘了恩怨。
?
最末的幾周,仿佛還有一些事情要去完成。等著那個天真的孩子變成一個穩(wěn)健而自信的大人似的,必須要去經(jīng)歷所有的事。吃好喝好穿暖且自由自在的生活,那是今后的理想。但愿所有的人都可以不做工作的奴隸,不受名利的支配。設(shè)想如何過日子的人都很難真正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渾然不覺間卻真的可以做到安穩(wěn)又平凡地過活,索性坐在自己懶散的光陰里,好好羨慕一下那個把生活過得更加忙碌的人,起碼人家因為自己的喜好才會去做自己的事業(yè),而且可以越做越專業(yè)和高端,對于庸人來說,實在有些高不可攀的感覺。明知道人家不需要多余的鼓勵,還是會情不自禁地要去點贊。做什么都應(yīng)該為了“我愿意”,才是最幸福的感覺。
一個人的時候容易想明白一些事,也容易浪費一些時間。畢竟每天都在重復(fù)著前一天的動作,就不停的擺鐘似的,發(fā)出同樣的咔嚓聲響。哪天這個聲響都被熄滅了,沒有什么相互牽掛,沒有什么刻意想起,成長之后都要學(xué)會冷靜處理。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進(jìn)什么樣的圈子就成什么樣的人。慶幸自己很少墮落什么圈子,也極少會被其他人感染了去。我行我素,其實就是要的一番簡單和自由,畢竟年少時沉溺太多太久,最后感覺受傷的總是自作多情的心。
某天有人說,不要因為過分“熱愛”而喪失了自我。也是,窗外有著春花秋月,一度敏感又細(xì)膩地去感知自然變化,保持天真的心,以為別人文字中的境界都會出現(xiàn)在眼前。一個的生活方式和態(tài)度,決定了健康與自信。等到一切感覺到自然而然地面對了,才是真正找到了自己擅長或習(xí)慣。不愿意徹底地空落,好歹等有了自由的時間之后,可以好好支配起來?上,一無所長就是個病,從年輕時落下,到了那個時候,也注定一無所有。
天黑了,一輩子的隨性裝也裝不出來,聽聽音樂,還能給誰聊聊愿望?
2、一天的時間,仿佛所有的媒體都在做同一件事情,跟那個“鄉(xiāng)愁”的老人告別。
九十高齡的老人,就這樣離開了,一直有個笑話說,他是《潛伏》里的“余則成”。所以記得很牢固的應(yīng)該就是他寫句“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了,“我在這頭,你在那頭”的韻味一直會延長到很久遠(yuǎn)。可我記得的是那句《風(fēng)鈴》里的“叮嚀叮嚀嚀,此起彼落,敲叩著一個人的名字。”
究竟還有多少人需要全民悼念,人們?nèi)缃窀P(guān)心的是哪個明星的八卦新聞或者新出的某個網(wǎng)紅的什么驚人之舉?幾個風(fēng)聲鶴唳的夜晚,開始多思多慮了起來。人活在名聲里,也有活在輿論中。活在口水中的人要有多引入矚目?自媒體時代的娛樂主導(dǎo)一切,每天打開手機看到的就像是舊時鄰居永遠(yuǎn)不停的爭鬧嘈雜聲一樣,不得安寧。
能安靜有多難,特別是漸冷的季節(jié)。如今的冬味越來越淡,呼吸著熟悉又陌生的空氣,不像是小時候的冬天,冷冷地凍人。都說冷靜可以讓人感覺到清醒,吵吵嚷嚷的地方難以清靜起來。周末跟朋友閑聊,說著彼此保存的公眾號,比較的結(jié)果還是發(fā)現(xiàn)自己要“八卦”得多得多。要不是這樣一次晾曬,壓根就不知道原來每天犯起強迫癥來,真的來不及去點擊那些更新的小紅點。自己真的需要每天知曉那么多新鮮事嗎?還是源于太過多的時間需要去消磨,盡管手頭揣著書,還是沒忍住要去翻動手機的頁面,而非書頁。
這大半年沒有去整理書房里書架上的東西,換了新的之后感覺容量小得太多了。如今又被某人的復(fù)習(xí)書籍占領(lǐng)了大半天地,所以啥的不去碰,不能碰才對。也總算是熬到了年末,一切該考的都考完了吧,該折騰的都折騰好了吧,剩下的日子是不是又該輪到我收拾了啊。匆忙的日子就在眼前,以后估計會懷念過去的那些辛苦歲月的,盡管辛苦起碼還很自由很自我,之后的日子怕都是要被生活牽著走了。
朋友說寂寞的人才會多看書,想來自己也不是個那么會寂寞的人吧。那么多年了,依然無法接受看電子書的便利,手酸啊,還沒手感。毛病真多。自打搬了一次家之后,就改了不少購書癖了啊,可床邊還是堆了不少。就像朋友說的那樣,沒有拆封的書真好,有防塵功能,還不會變黃。這絕對是倆書呆子的對白。不過,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曬的書被狗啃成支離破碎的慘狀之后,慶幸自己把那書看完了,慶幸家里沒有寵物,慶幸有些喜歡的書沒有拆封,慶幸的事情一下子多了很多。
冬天最好的享受莫過于曬太陽。老媽說我就會在白花太陽下曬曬,真正的好天氣從來不愿意在日光下暴曬過。是啊,太熱情了就無法消受,實在就是個不著調(diào)的人啊。然后就是整整一個下午,蹲坐在小椅子上,一邊的小木凳上放著手機和一杯清茶。此時的手機只做了收音機的用場,倒是那杯茶,涼得太快了些。才翻了幾頁書就發(fā)覺水又涼了。一直這樣下去,不停感嘆,少了個燒水丫頭伺候。
就這樣消失了一會兒,沒人發(fā)覺自己的不存在對任何人產(chǎn)生何種影響。倒是自己,坐久了居然站不起來了。這都是要做給誰看啊,仿佛在安慰自己的那些書,沒有的怠慢你們啊,可是虧待了我自己一般。
冬日的暖意,來得快,走的也早。天一暗,還是發(fā)覺,冬天是個冷天。
3、跟風(fēng)買了《芳華》。
順便多看了幾眼黃軒,包括他的《妖貓傳》《海上牧云記》,今年就該他火了吧。這一周的時間里,都在說嚴(yán)歌苓、芳華以及那些不化妝的女演員們,說馮導(dǎo)不舍的文工團(tuán)情結(jié),可惜,電影里刪除了很多鏡頭,那些書里有的動人的畫面,觀影時發(fā)現(xiàn)少了不少該有的悲壯場景下隱匿的情懷。
為了證明自己也是個“老人”非要去影院里觀摩一番;丶衣飞铣肃止具是嘀咕,為啥少了他們那代人年老之后的命運終結(jié)篇?年輕時,大家都懵懂,唯有對生活的認(rèn)真才是對自己一生芳華的報答。無論貧富,還是需要對生命最起碼的尊敬存在,否則,怎樣的人生都不算回事。誰人會說自己活得無憾,沒有欲望就沒有滿足,真的對一個喪失了對生活欲望的人來說,活著和存在,真的不算太重要。至于最后跟誰在一起,在誰的面前失去了自尊只為了心安理得地存活,這個到底還重要嗎?
在那個沒有信任隨時都可以背叛的年代,躲避那些曾經(jīng)熟悉的人,開始與陌生人的生活才能更好的保護(hù)好自己。書里的劉峰不愿意跟那幾個尋找他的女人們見面,其實就是想要保住自己最后的那點尊嚴(yán)吧。至于最后重病過世,除了尋來照顧他的小曼之外,也沒有見過其他人。那樣的劉峰在她們的心底才是永遠(yuǎn)的愧欠和不舍的緣故,一輩子永不能忘懷的最深刻的情結(jié)。
善良從未被善待過,但不會停止善良的人,只是獨自存在過。
走出影院時,有人說差點睡著了,但起碼也有人看懂了。能真正領(lǐng)悟到什么的人,或許都只是笑而不語。跟朋友說起電影里少了情節(jié),就是小曼的身世,那些晦暗的時代才是最致命的暴力傷害。母親改嫁后她所受到的虐待也好,寄人籬下的渺小感是如此深重,以致她以為脫離了那個家庭到了部隊上之后可以獲得新生和希望。然而,同室之間的猜疑和踐踏自尊,甚至在無處逃避的鄙視中讓她唯一燃起的生命火苗也在劉峰的“觸摸事件”之后徹底熄滅。除了劉峰,沒人當(dāng)她回事,她依然是孤獨的人。
那個時代的“壞人”最后也都變老了,有錢有地位的人,未必會獲得真正的幸福,單純而善良的人只想著簡單地過活,“尊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平等對話”,但現(xiàn)實生活中“平等”實在很少出現(xiàn)。唯有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當(dāng)每個人都覺得別人的善良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就不會珍惜。生而為人,過剩的善良,就會被當(dāng)成了傻子。如果真的劉峰最后的時光是與小曼一起相扶相持地過活,也算是無憾了。有人說,善良必須要自帶鋒芒,才能不被人看成是一種軟弱。
歲月的滄桑是否真的可以掩蓋得住人世間那么的悲哀,該有多好。
那一代人的成長和矛盾,理想和追求,就當(dāng)做是一場場離別與重逢,能夠懂得在一起時好好珍惜,不管是戰(zhàn)爭還是內(nèi)亂,經(jīng)歷過悲苦的一生,才會懂得曾經(jīng)的風(fēng)華正茂都只是屬于自己的財富。
將近年末,冬雨連綿的夜晚,該換書了。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