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的昏天黑地,你是不是經(jīng)常會有壞情緒的時候?比如急躁,沮喪,厭惡,郁悶,失望和暴怒?有的人對此毫不在乎,覺得人就要活得真實,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必委屈自己;有的人卻因為總是控制不好壞情緒而經(jīng)常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見過職場上的嬉笑怒罵和歇斯底里,我驚訝的發(fā)現(xiàn),很多人將情緒和事情混為一談,導致本來屬于自己的或者已經(jīng)到手的東西轉眼失去或者拱手送人,空留一身遺憾和抱怨。
他們終究不明白的道理是: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在處理事情之前,如果沒能先處理好情緒,我們難以避免會帶著負面情緒去面對人和事,出現(xiàn)誤會或者爭吵就在所難免。
情緒不僅會影響我們處理事情的結果,更會影響我們的前途和人生。
01消氣后,再發(fā)郵件
寫郵件,發(fā)郵件是職場人每天的必做工作之一,平常的就好像吃飯喝水一樣,好像沒啥新鮮的。
但曾經(jīng)有一件因為發(fā)郵件而導致降職的故事發(fā)生在Sandy身上,卻的確讓人匪夷所思。
Sandy和Chris共享一間辦公室辦公,一次因為彼此觀點不同,發(fā)生口角。
Sandy非常生氣,盛怒之下寫了一封郵件越級發(fā)送給部門大老板。
據(jù)說郵件寫的非常長,內(nèi)容主要是控訴Chris,說他對自己進行了“人格侮辱”,要求老板對Chris進行嚴懲。
這件事情很快在同事間傳開,大家沒看到Chris怎么樣,卻發(fā)現(xiàn)Sandy第二天搬出了辦公室,在外面的格子間辦公。
后來我通過HR了解到其中原因。原來大領導收到Sandy的郵件后,分別找她和Chris進行了簡短溝通,發(fā)現(xiàn)沖突的產(chǎn)生不過是源于雙方在價值觀上存在差異,情急之下發(fā)生爭吵。
發(fā)生爭吵雖然在公司中不是家常便飯,卻也偶爾發(fā)生,其實如果處理得體,并不會影響以后的同事關系和正常工作。
但是Sandy卻在沖動和暴怒之下,發(fā)郵件給大領導當裁判,不僅將矛盾升級,無益于問題的解決,這種越級匯報也是職場禁忌,更耽誤了大領導寶貴的工作時間。
領導覺得Sandy身為經(jīng)理,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能顧全大局和妥善處理沖突,并不適合現(xiàn)在的崗位,于是將Sandy降級,搬出辦公室。
雖然沖突并非Sandy一個人的過錯,但是她將情緒凌駕于事情之上,任由情緒失控,導致降職,卻是她自己一手造成。
這讓我想起網(wǎng)上看到的林肯的一則故事。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告狀,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nèi)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后拿給林肯看,林肯看后高聲叫好。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里,真要將信寄出時,卻被林肯攔住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fā),快把它扔到爐子里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么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jīng)解了氣,現(xiàn)在感覺好多了吧,那么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當我們感到委屈,不平或憤怒時,每個人都想立即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恨不能一吐為快,去懲罰那些“得罪”我們的人,卻忽略了“沖動是魔鬼”,在壞情緒和失去理智的情況下,我們的決定不過是意氣用事。
如果Sandy在發(fā)送郵件前,先平穩(wěn)情緒,再和Chris溝通,說不定兩個人就冰釋前嫌,握手言歡了,更不會發(fā)生后面的事情。
俄亥俄州立大學溝通和心理學教授布拉德·布什曼博士說:
"憤怒的人一般都是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當人們被激怒的時候,他們說的話和做的事之后會讓自己感到后悔。”
02情緒平穩(wěn),再交流
我曾經(jīng)參加過一次設立第二年銷售指標的頭腦風暴討論會,當時的陣勢讓我著實嚇了一跳。
銷售經(jīng)理老楊說:“要求20%的增長不是不可能,但是這并非銷售部一個部門的事,而是需要采購和其他部門的大力配合,否則我們銷售跑斷了腿,后方的支持跟不上,我們也完成不了指標!”
采購部老劉聽這話,不樂意了,反駁道:“我看你這么說,是在給銷售部找退路,為你們明年無法完成指標找借口!”
老楊一聽,非常激動,立馬站起身:“你還好意思說,兩個月前的項目就是因為你們采購零部件交貨延誤,讓我們丟了單子,這就是你們工作的失職!明年我們完不成銷售額,肯定100%是你們的問題!”
二人的爭辯不斷升級,吵的不可開交。這時從會議室旁路過的大老板見狀,走進來將二人叫到了他的辦公室。
據(jù)說領導把二人狠狠批評了一頓,并取消了銷售經(jīng)理老楊去國外培訓考察的資格,這個機會是老楊獲得最佳銷售的獎勵,是他一直夢寐以求的,結果就這樣拱手讓給他人,非常不值。
老楊和老劉爭吵的最后已經(jīng)脫離了討論本身,變成了互相指責,甚至人身攻擊,是非常危險的。
奧馬哈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行為醫(yī)學主任凱瑟琳·肯尼博士說:
“當你的情緒非常糟糕的時候,絕對不應該選擇和別人交流,而應該等到自己完全冷靜下來,再做下一步打算。”
因此當人們在憤怒得面紅耳赤時還要繼續(xù)說話并交流,很有可能會和別人卷入一場爭執(zhí)當中,此時大家已經(jīng)不是在繼續(xù)討論問題,處理事情,不過是演變成自我宣泄,只是一種情緒的較量而已。
反之,當發(fā)現(xiàn)自己或對方的狀態(tài)接近情緒化時,就應提前終止交流。
等自己的不良情緒可以控制,可以有效自如表達而不受負面情緒干擾或者造成破壞性影響時,就可以繼續(xù)展開討論。
03學會分散注意力
我自己當然也有感覺沮喪和不公的時候,尤其是初入職場那些年。
記得有一次和業(yè)務部門Kevin提前就市場相關信息進行確認,并達成了一致。
在向領導的匯報會上,我如實展示了市場信息,領導看上去卻有點懷疑,就問我這個數(shù)字是否和業(yè)務部門確認過,我說當然。
我看看坐在一旁的Kevin,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和認同,結果他反而態(tài)度遲疑,跟領導嘟噥著:“這個數(shù)字嘛,我也不是很確定,可能確實有點問題。”
被同事當面黑了這么一下,我心里當然氣啊,當時特別想和他對簿公堂,絕不背黑鍋。
就在要發(fā)泄的時候,突然想起一句話,后來得知是托馬斯·杰斐遜的名言:
"生氣的時候,數(shù)到十再說話;如果非常生氣,那就數(shù)到一百。”
當時話已到嘴邊,我還是生生咽了回去,心里默默查數(shù),又深吸了幾口氣。
就因為這幾秒的分散注意力,我氣憤的情緒獲得了緩解,我正常繼續(xù)匯報,由此避免了一場在領導面前的情緒大爆發(fā)。
我事后找到合適的時機和領導解釋了一下當天的事情,其實領導一點都沒放在心上。
如果我當時為了還自己清白,繼續(xù)和Kevin在那個問題上糾纏,不僅會使自己的情緒壞到了極點,在領導眼里其實也是毫無意義的舉動,反而覺得我小題大做,斤斤計較,對我的印象打折扣。
不論生活中還是工作上,一旦面臨爭吵或是剛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時,嘗試著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讓自己馬上離開這個環(huán)境,從而使情緒得到緩解。
你可以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者通過娛樂、運動、散步等活動,讓緊張的情緒松弛下來;或者避開那些讓你悲傷或仇恨的對象,不去想或遺忘掉,讓自己的情緒暫時空白,至少不被負能量所主導。
先讓情緒得到疏導,再來考慮如何處理事情,我們就會很好地駕馭自己,掌控局面。
04改變情緒,就能改變結果
如果你還在因為遭受不公而怨天尤人;
如果你還在沉溺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如果你還在因為無法和對方取得共識而暴跳如雷;
此時你失去的不僅是對情緒的把控,更有可能因此失去你已經(jīng)得到的一切。
成熟的人知道不會在壞情緒的時候做出決定;優(yōu)秀的人則會對壞情緒進行疏通和緩解,讓內(nèi)心永遠處于平穩(wěn)的能量流動。
改變情緒,就能改變結果,決定改變就不會太晚。去管理情緒而非受其影響,被其奴役,是我們一直要修行的功課。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