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一段淡薄而又美好的記憶,不愿觸及,小編整理了一篇一絲淡薄而美好的記憶供大家欣賞!
阿妹在我的記憶中雖不清晰,卻又難以抹去。
阿妹在我的情感世界里是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
一九七一年秋天因連續(xù)的陰雨,從銅川通往延安的交通被阻斷了。我和幾個同學被困在銅川長途汽車站;@球場大的候車廳里擠滿了等待購票的人。
整整一天沒有聽到任何放行的消息。長時間的等待,心里沒著沒落的,非常痛苦。睏了的旅客趴在行李上呼呼大睡;累了的人背靠背相互支撐低頭不語;等煩了的人則四處打探情況,哪怕是不靠譜的假消息心里也會有點安慰。
無奈的等待,等待的無奈,就是那時的一切。
夜幕降臨,昏暗的燈光開啟。默默的等待中,旁邊的一位女生,轉過身子看了看我,問道:
“你是北京知青嗎?在哪插隊?”。
一句簡單的問話,瞬間就打破了死寂的氛圍。
“是的。我在宜君插隊。你呢?”
“我在黃陵雙龍”
“你們幾個人呀?”
“你看,那兩個我們是一塊的。”
“我們也是三人。”
雖然我們是萍水相逢,但并不陌生。因為都是北京知青。
聊天中得知她們三個女生一個叫美麗、一個叫阿妹、另一個叫小紅。阿妹和小紅插隊在黃陵縣雙龍公社,是北京酒仙橋中學的學生。美麗在延安插隊。她們是從北京返回時,路上結識的。據(jù)阿妹說她老家是上海的,父母在電子行業(yè)做軍代表。后來,跟隨父母來到北京。
窗外的雨停了。月亮爬了出來。我們就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聊著各自插隊的故事。
在插隊學生中當赤腳醫(yī)生的并不多。阿妹說:“你講點做赤腳醫(yī)生的事,怎么樣?”當時我真的不知道從哪里講起,好像也沒有什么可講的。
阿妹見我沒什么反應,便直接問了起來。
“你在村里的醫(yī)療站都給誰看病呀?”
“村里看病簡單,主要就兩塊,一塊是村里的鄉(xiāng)親們,有個頭疼腦熱、腰疼腿疼的來看看;再有就是隊里的豬、羊、牛那些牲畜。和人一樣有拉肚子的、也有發(fā)燒的。”
“給牲畜看病怎么看?多臟呀!”
“牲畜一病,你不知道老鄉(xiāng)有多著急。給牲畜看病和人差不多,也得用聽診器聽聽肺部,量量體溫。測體溫不像人測體溫那樣,胳肢窩夾住體溫表那么方便。都是‘肛測’特別是拉稀的豬,那也得測啊。”
阿妹聽我講在村里醫(yī)療站給村民看病和扎針的事情時,特別專注。有時我們倆的目光碰到一起,她總是微微一笑。
阿妹中等身材,“V”型臉龐上那雙水靈靈的眼睛像閃亮的黑玉。嘴角線條微微向上,牙齒潔白如玉。在高鼻梁的襯托下,顯得是那么的清純、那么的秀美。
每當她把目光投過來,就像一股暖流;蛟S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來電”吧。
阿妹站了起來,略微整理了下上衣,準備到門外去買點東西。
一米六幾的身高,體態(tài)輕盈,凹凸有致,怎么看都好看。我目送著她走出候車大廳。
我們幾個人繼續(xù)天南地北的聊天。
時間不長,阿妹拿著一些水果回來了。她微笑著朝我走來。來到我的面前,落落大方的遞給我一串紫紅色的葡萄。
“這葡萄酸甜的,吃吧。”
“謝謝。”
阿妹坐在我旁邊,一邊吃葡萄,一邊瞅著我。不時的說說她的開心事,臉上洋溢著甜美的笑容。其他幾個人看到阿妹和我那么親近。也沒有與大家分享的意思。他們好像看出了什么,便悄悄的躲開了。
……
售票窗口終于打開了。我們買到了第二天早上六點的車票。
銅川汽車站的這次偶遇,讓我認識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在寂寞中她帶給我心中的快樂。
第二天清晨,臨上車時阿妹寫下了她插隊的地址,用手輕輕地遞給我。靦腆的微微一笑,轉身蹬上開往店頭的長途汽車。
揮揮手,再見了!
車駛出了汽車站,不久便消失在大山之中。
阿妹是個有心的人,在我們聊天中她已經把我的詳細地址記住了。
回隊不久,便接到她的來信,問我能不能幫她買一些核桃。
我答應了她,并做了精心準備。
我們隊里雖有核桃但不算好。離我那兒四五十公里外的棋盤公社的核桃在當?shù)厮闶巧铣。事情也巧,房東的兒子在棋盤公社當老師,便拜托他幫忙弄了幾十斤核桃。
一天傍晚,阿妹從近百里之外的雙龍公社來到我們隊。當她真的出現(xiàn)在我面前時,還是有些異樣的感覺。
那天是小紅陪著她一起來的。阿妹干凈利落,人本來長得就漂亮,頭上又帶了一個發(fā)卡更顯得時尚。隊里的其他同學不知我們之間的故事?纯催@位漂亮的姑娘,再看看我。想問又不便問。
阿妹的到來,讓我也不知怎么招待才好。說是“女朋友”嗎,談不上;說“不是”嗎,又有點意思。阿妹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干脆裝糊涂吧。
……。
一個月后,阿妹來信了,邀請我和她一起回北京。那會兒,是講究家庭成分的年代。人家根紅苗正,自己出身于舊知識分子家庭。知識分子在當時屬于“臭老九”,是被改造的對象。就是看上人家也不敢,“有心沒膽”。
同時也擔心,就是她愿意,她的父母那關也過不去。想來想去還是找了個理由婉言拒絕了。
信發(fā)出后,久久沒有阿妹的回信。我想阿妹一定非常生氣,可能還懷疑我不懂愛情。
大家都是聰明人,從此我們不再聯(lián)系了。
一九八五年因病住院,同病房的一位老先生告訴我,他的女婿也是北京知青。一天他的女婿來探視,老先生把我介紹給他。交談中得知他也在黃陵雙龍公社插隊。于是我就問他“認識阿妹嗎?”
他的回答讓我意想不到。“我們是一個隊的”。
“她分配到什么地方了?”
他沒有直接回答我。
反問我:“你們也認識?”
老先生的女婿根本就想不到,我和阿妹之間有那么一段故事。我也不想多說。
便脫口而出:“在北京上學時我們就認識。”
隨后,他說了一句讓我震驚乃至今日也不敢相信的話:
“她犯事,被判刑了。”
他輕描淡寫的一句“被判刑了”的話,頓時讓我無語了。
“怎么會呢?”
至于因何事被判刑入獄,他并沒說。我也不想聽了。
在我和阿妹的接觸中,她是一位明事理、思路清晰,不會胡來的好姑娘。
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對我來說可能是個永遠無法解開的謎。
我堅信,這么嚴重的事情,任何人都不會亂說的。
四十年過去了,她的摸樣在我的腦海里漸漸地模糊了。
四十年過去了,我心中永遠保留著對阿妹那一絲淡薄而美好的記憶。
我相信,老先生的女婿不會無中生有。
我相信,阿妹的“犯事”一定另有原因。
我對阿妹的記憶,還是那串葡萄,那袋核桃,那天候車時的輕聲細語。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