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僅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還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讀書是為了增長自己的見識,二不是為了炫耀,小編今天整理了一篇有關于讀書的文章,希望與大家分享。
前段時間,參加一個讀書沙龍。
一位嘉賓談起讀書經(jīng)歷時說,自己這10年一共讀了幾十萬本書,心靈獲得了極大的成長。
此話未完,臺下掌聲四起。
作為一個職業(yè)挑刺人,我又有點按捺不住。問到,如果按二十萬本計算,你一年要讀2萬本,平均每天要讀50本左右,這是如何做到囁?
他很神秘的對大家說,自己有一套速讀方法,并研發(fā)了一個線上課程,想了解的話可以付費收聽......
這時我才突然意識到,無意中給別人當了一回“托”......
但是,回歸理性,我們索性把帳算得再清點。如果每天讀50本書,按每本平均300頁,一天8小時計算,每分鐘就要讀30多頁,也就是不到2秒就要讀完一頁,這期間不能做筆記,也不能思考,當然也不能上廁所,只能不停翻頁和換書......
當然,對方可能是個天才,歷史上也確實有這種人,比如三國時的楊修。
但是,我深知自己不是。做不到一目十行,我只是比較喜歡讀書,享受讀書本身帶給來的樂趣。
就算功利一點,作為一個知識從業(yè)者,讀書作為輸入,就像吃飯一樣,日常且必須,不用非得拿讀了多少本書來衡量。
關鍵是,有多少可以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并能對外輸出,這才有意義。
所以對我來講,讀書的關鍵詞是“享受”和“轉化”,在這個基礎上,我也談談幾點讀書心得。
1.讀書不是用來炫耀的
中國人自古對讀書極其崇拜,從小我們就接受教育,但凡卓越之人,和勤奮讀書都不無關系。
例如,囊螢映雪、牛角掛書、鑿壁借光、懸梁刺股......
所以,讀書最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寓意。
于是,朋友圈中到處彌漫著讀書的味道,以彰顯自己的愛好脫離了低級趣味。
實際上,你喜歡不喜歡自己還能沒數(shù)嗎?沒見誰天天曬朋友圈,說自己喜歡靚女的。
更讓人無語的,是那種號稱閱書無數(shù)的“噱頭者”。
簡書上有很多文章的標題是《一年讀了500本書,推薦5本給你》,他曬出來的書單中,竟然還有《百年孤獨》、《卡拉瑪左夫兄弟》、《文學回憶錄》這種長篇巨著。
我瞬間被渺,說實話,我看《百年孤獨》一本書都差不多讀了4個月......
但是轉臉一想,讀書這事,不就像是穿的內褲嗎?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你卻偏告訴別人,你的內內各種顏色和各種質地,好像也忒沒意思了.......
2.讀書不要讀成了“功能性文盲”
最新一期《園桌派》節(jié)目中,主題是討論讀書。
梁文道提出一個觀點,說很多人讀書,其實不是在獲取知識,而是在找認同。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說,當人上了一定年齡,擁有了某種價值觀后,在讀書時,往往是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
發(fā)現(xiàn)與自己觀點一致的,就說:你看,果不其然,和我料想的一樣。
只要和他觀點相左的,都被視為異端。
這種現(xiàn)象,就是“功能性文盲”。
你想想,這種“功能性文盲”還真得挺常見,這些人不能看到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主張,仿佛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實際上是思維固化的表現(xiàn)。
所以,你需要一種接納精神,多讀讀不同見解的書籍和文章,這樣才能擴展自己的智識。
3.我注六經(jīng), 不如六經(jīng)注我
六經(jīng)原本指六本儒家經(jīng)典,我們可以指博覽群書。
我注六經(jīng)是指,讀書時,以書為主,根據(jù)其內容引發(fā)聯(lián)想,解答疑惑,吸收知識。這也是多數(shù)人常用方法。
六經(jīng)注我,是反其道而行之。當自己有了某個疑問或有一個想法時,去找與這個框架有關的書籍,把其中可以解答疑問的內容,萃取出來,這樣就形成一個新的知識框架。
已故的李敖大師,貌似粗通此術。據(jù)說,他沒有一本完整的書,所有的書都被他“五馬分尸”,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框架重新組合。
其實這種方法,也是很多知識大V的慣用伎倆,把散落的知識點,以某種邏輯線串聯(lián)起來,冠以新的概念名稱,就形成了專屬于他自己的知識體系。
4.主題閱讀
一是跟人讀。其實書是作者的思想濃縮,當你能把一個作者的著作通讀下來,你基本上就吃透了一個人的思想。
二是跟事讀。找到一個概念主題,把相關的主流書籍統(tǒng)一閱覽,找到作者對這個概念有哪些相同的觀點,以及哪些分歧的觀點。
主題閱讀最大的好處是,保持在一定時間內,思維的連貫性,這樣獲得的體驗和知識也更具體。
你可以先確定好主題,然后通過豆瓣,百度,論壇等渠道去建立書單,制定閱讀計劃。
5.學會拆書幫便簽法
趙周老師成立的拆書幫,有一個很實用的讀書方法,叫做拆書幫便簽法。
這種讀書方法可以極大降低讀書的難度。
你讀書時,是不是也這樣的經(jīng)歷?總想把全書精髓一口吞下去,結果書一合,啥也沒記住。
用了這種方法后,可以讓書的內容和自己形成一種連接,并能嘗試應用在實際中,這樣的知識才形成了真正的轉化。
具體的幫便簽讀書法分為:R(閱讀片段)、I(用自己的話重述知識)、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jīng)驗)和A2(以后我怎么應用)
R:在讀書時,遇到某一個心動片段,停下來,劃出來。
I :用自己的話復述原文知識,達到理解知識本身是什么的程度。
A1: 寫和這個知識有關的自己的經(jīng)驗,通過反思自己的相關經(jīng)驗,讓這個知識真的和自己有關。
A2: 寫下針對這個知識自己可以如何進行的下一步行動。
我寫書評就是用的這種方法,你不可能短短幾千字,就把一本書的全部精髓講清楚,選取幾個主要片段,再去延展解讀,一篇書評自然而成。
綜上,就是我一丟丟的讀書感悟。
拜互聯(lián)網(wǎng)所賜,現(xiàn)在讀書并不是件難事,各種讀書論壇、APP、說書人、濃縮音頻層出不窮。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比擬當下的知識繁榮。
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不是你讀了多少本書,而是你在讀書過程誘發(fā)了哪些思考。
如果不顧忌自己的消化,只是一味的灌輸,你的腦子遲早會成為別人的跑馬場。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