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口才都是練出來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天生能說,但是在于這件事上我們不能膽怯,要勇敢的發(fā)聲,學會鍛煉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
既然講到了口才訓練,那哪些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呢?我們應該先從哪種方法開始訓練呢?為了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個《好口才訓練模型》
首先,值得聲明的是:這個訓練模型是針對那些沒有接觸過演講訓練、從零開始學習演講、并且也沒有導師輔導的情況下的學習者而設計的。
另外,這個訓練模型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內(nèi)容組成:
一、表達的依據(jù)
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小故事:古時候,曾經(jīng)有某位秀才三次到省城趕考,都沒考中舉人。他的老婆對此非常不解,責怪他說:“難道你們男人寫文章有我們女人生孩子那么難嗎?真是的。”這位秀才嘆了口才回答:“老婆啊,你根本不知道,你們女人能夠生孩子,是因為你們肚子里有貨!現(xiàn)在我呢?肚子里沒貨。所以,還沒考上。”
這段軼事很精彩,它間接地告訴我們:演講跟生孩子一樣,它是需要有“貨”的,如果沒有“貨”,巧媳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既然如此,那演講的“貨”,也就是演講的內(nèi)容或者說表達的依據(jù)是怎樣得來的呢?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筆者想借助一下認知心理學的知識。
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認識過程是這樣:信息通過感覺和知覺這兩條途徑輸入了大腦之后,再經(jīng)過記憶和思維這兩種方式進行處理,最后以語言等形式輸出。也就是說,認識過程一共分為三個階段,感覺和知覺為輸入階段,記憶和思維為處理階段,語言為輸出階段。
大家看到了沒?第三個階段才是語言輸出,至于輸出的語言是否精彩呢,它取決于前面的兩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中,按教科書上的定義,所謂的感覺,指的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認識;所謂的知覺,指的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整體的認識。
但以我們通俗的說法,所謂的感覺和知覺,說白了就是熱愛自然、體驗生活,認真地觀看事物、細心地傾聽世界的意思。因為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看別人看不到的深度和廣度,說別人說不出的境界和內(nèi)涵。
在第二個階段中,它還繼續(xù)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記憶,意思是,我們觀看過的畫面,傾聽過的聲音,最好能記下來。因為只有記下來,哪怕僅僅是記住其中的一部分,我們才有東西好說。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思維,這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演講時不是要把看過的、聽過的所有信息全部復述出來,而這在其中,是需要對輸入的信息進行處理的。比如,在內(nèi)容總量上,哪些材料是不需要的,哪些材料是需要壓縮篇幅的;在內(nèi)容整理上,哪些材料需要分門別類的,哪些材料需要打散之后再跟其他材料重新組合的;在內(nèi)容安排上,哪些材料需要萃取精華的,哪些材料的次序需要重新安排的等等。為什么要如此“折騰”呢?因為只有信息被處理妥當之后,才會顯得更有邏輯性,才會顯得更加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
總之,要想訓練自己的演講能力,如果從專業(yè)的角度出發(fā),無非是要訓練這四大能力:觀看能力、傾聽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等。如果用通俗的語言來講,主要要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自我提升:
1、看
我們都知道,人往往都是有感而發(fā)的。如果觀看事物時越專注,自己的體會也就越深入,所發(fā)表出來的言論也會越深刻。同時,如果觀看的對象越不同,供自己選擇的材料也就越多樣,所發(fā)表的言論的涉及面也會越廣泛。所以,對演講者來說,必須多看、多看、再多看。因為這既是一種基本素養(yǎng),更是一項長期修行。既然如此,那我們演講者應該如何“看”呢?應該看哪些東西呢?筆者的建議如下:
1)從深度來講,“看”的程度有三級。依次為:粗閱,也就是粗略地看、選擇性地看;瀏覽,也就是普通的看、正常速度地看;還有端詳,這個是仔細地看、反復地看。
為什么會有三種情況呢?因為人的精力有限,我們只能根據(jù)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目的、而選擇不同的“看”法。舉一個真實的案例來證明吧!比如,我國著名中醫(yī)名家岳美中先生,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醫(yī)學成就,均源于他一生涉獵醫(yī)籍多達4000余種,上至四大經(jīng)典,下至各家專著,無所不看。當人們很驚奇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輩子竟然看了這么多本書?岳醫(yī)生公開了他的閱讀方法:專研者,如《傷寒論》與《金匱要略》等幾本書,他每年都要溫習一遍;選閱者,如普通醫(yī)話和醫(yī)案這類書籍,他僅挑感興趣的閱讀一次即可;精讀者,如《脾胃論》、《蘭室秘藏》、《溫熱論》、《臨證指南醫(yī)案》等名家著作,他是很細心地讀完每一本書的。
2)從廣度來看,“看”的對象有五種。依次為:圖書、圖畫、影像、風景、場景。
一般來講,圖書作品是我們觀看的重要對象,因為大多數(shù)書籍屬于益智類,差不多薈萃了人類所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當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的書籍屬于消遣類,供我們打發(fā)時間的。
圖畫包括繪畫作品、書法作品、攝影作品等,這類作品可以提高我們的鑒賞能力,培養(yǎng)我們的美育。
影像有紀實類、虛構類(電影和連續(xù)。、教學類等三大類,這類作品比較直觀、交互性較好。所以,我們對其信息的獲取也比較便捷。
風景指的是我們在旅途上所看到的各種景象,它可以開拓演講者的視野,陶冶我們的心情。例如,林則徐第一次登鼓山的時候,他寫了一副對聯(lián):海觀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抒發(fā)了自己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功名進取的決心;幾十年之后,林則徐再次游覽鼓山時,他又寫了一副對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次,他抒發(fā)的是對官場中人際關系處理的體會。
場景指的是我們所經(jīng)歷過的重要事情。這個對我們的成長幫助更大,人們不是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經(jīng)萬種事,經(jīng)萬種事不如見萬個人。”嗎?
總之,在這五種對象中,總體來講,前面三種的吸收,是間接經(jīng)驗的增加;后面兩種的獲取,是直接經(jīng)驗的積累。分開來講,閱讀圖書,可以增加我們的學識;欣賞圖畫,可以提高我們的賞識(這里指的是欣賞的知識);觀看影像,可以提高我們的知識;欣賞風景,可以提高我們的見識;經(jīng)歷場景,可以增加我們的認識。
2、聽
盡管說,我們了解世界,大約有90%的信息的獲取來自眼睛、來自看。僅有10%的信息的獲取來自耳朵、來自聽。但是,這個“聽”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筆者想在此對其做一個概括性的總結。
1)從深度來看,“聽”的程度也有三種:隨聽、選聽、聆聽。隨聽就是隨意聽一聽,不是很專心、很用心的樣子;選聽,就是有選擇性的聽,并沒有聽完全部的意思;聆聽,指的是認真地聽、細心地聽、反復地聽等意涵。
在這里,前面兩種“聽”,筆者相信大家都容易理解,比如,有些內(nèi)容,你覺得用處不大,就隨便聽一聽,或者選其中某段聽一下即可。那為什么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某些聲音,需要我們反復地聽和仔細地聽呢?
這是因為演講是口耳之學。當耳朵沒有經(jīng)過長期而且系統(tǒng)地訓練時,它的分辨能力可能不夠?qū)I(yè),所獲取的有聲信息可能會不夠全面,于是,就影響到了自己表達效果。所以,無在音準方面或者意會方面,想讓自己達到專業(yè)水準,是必須下苦功夫的。
在音準方面:比如,你想學習某種語言并要求做到語音標準,或者想模仿某位名家的風格并要求做到語調(diào)一模一樣,那你就必須重復聽某段作品上百次不可。并且,年齡越大,特別是年齡已經(jīng)大于22周歲者,需要聽的次數(shù)越多,因為心理學對此研究的結論是:人對語言的敏感期為0-6歲,彌補期為6-18歲。
在意會方面:有時候,某些聲音作品,是需要我們反復地聆聽,才徹底悟透它的背后究竟表達了什么意涵、彰顯了何種思想。比如,下面這個《孔子學琴》的故事。
孔子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拜魯國一位叫師襄子的樂官為師學琴。
學習一首樂曲一段時間之后,師襄子對孔子說:“這首曲子你已經(jīng)彈得很不錯了,可以學新的曲子了。”孔子回答道:“不行啊,根據(jù)琴音,我覺得自己還沒有真正掌握它的彈奏技巧呢!”
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對孔子說:“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掌握這首曲子的彈奏技巧了,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說:“但是,根據(jù)我聽到的琴音,我還沒有真正體會到這首曲子的意境呢!”
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應該體會到它的意境了吧,這回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還是說:“確實知道這首曲子要抒發(fā)什么情感了,但是,我還不知道這首曲子到底是誰作的。”
就這樣,孔子一直在彈奏同一首曲子,始終在揣摩著自己所彈奏出來的琴音。終于有一天,孔子在彈奏中忽有所悟,他站起來眺望著遠方說:“我知道這首曲子是誰作的了,這個人皮膚黝黑,身材修長,胸懷開闊,志向高遠。嗯!除了周文王,那還會是誰呢!”
師襄子聽后馬上站起來,一邊向孔子行禮、一邊說道:“你真是圣人啊,這首曲子就叫作《文王操》。”
2)從廣度來看,“聽”的對象有三類。依次為:聽書、聽節(jié)目、聽新聞。
聽書是看書的另一種形式?陀^地講,有聲書籍的優(yōu)點非常明顯,首先是朗讀者語音標準、聲音好聽,會給人一種美的體會。但是,它也有缺點,就是不能快聽。它不像紙質(zhì)書,閱讀者可以自己把控閱讀的節(jié)奏。
聽節(jié)目的內(nèi)容很廣泛,它還包括聽音樂、聽戲曲、聽相聲、聽評書等。這些節(jié)目雖然不是演講者非常需要的,但它可以提高我們的鑒賞能力,增加我們的文藝素養(yǎng)。
聽新聞是獲取最新信息的一種效果特好的手段。所以,作為演講者,我們應該培養(yǎng)長期聽新聞的習慣。
3、思
當外部信息經(jīng)過“看”和“聽”這兩條途徑被吸收進來之后,我們的大腦要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的,而這部分的工作就叫做“思”。
所以,這里的“思”,指的是思考。也就是思考著怎么做、才能把信息整理得更有條理性的意思。筆者認為,“思”依次分為四個階段,現(xiàn)一一介紹如下:
1)選材
其實,我們從外部收集的信息(也就是材料)還是挺多的。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種都需要;另外,由于篇幅的限制,根本也不需要這么多。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進行取舍了。怎么選取呢?原則如下:
符合。也就是要選符合演講主題的材料。如果不符合演講主題,再生動的材料我們也要放棄。
可靠。也就是要選擇故事真實的、數(shù)據(jù)確鑿的材料,而不是選擇那些道聽途說的、虛構的素材。
典型。也就是對演講主題來說,要選最有特征性、最有代表性、最有表現(xiàn)力、最有說服力的事例或觀念。
生動。也就是所選材料的表述都必須活潑、富有感染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和作品的可讀性。
新穎。也就是要選擇別人沒有用過的新材料或不常用的材料,當然也包括一些可以生發(fā)出新意的舊材料。
2)搭架
所謂的搭架,就是給演講稿勾勒出一個大致框架的意思。一般來講,它包括兩部分:一是體量。意思是演講者需要演講過長時間、而這篇演講稿到底要寫多少字?二是結構。演講稿的結構一般由題目、開頭、正文、結尾四部分組成。
演講稿的題目,有時候也叫標題,它來源于對演講主題的提煉,常規(guī)的提煉方法有14種。
演講稿的精彩開頭方法,大約有14種。
演講稿的完美結尾方法,大約有12種。
至于正文部分,有時候也叫作主體,它是由演講思路決定的。
注:上面所提到的種種方法,會在本書的其他章節(jié)中詳細介紹的。
3)定路
定路就是確定演講稿的寫作思路,即演講稿主體部分的寫作思路。寫作思路大體上有三種:先總后分,先分后總,總分再總。至于常規(guī)思路呢,一般為總分再總。
總寫的方法一般有兩種,概括法和歸納法。
分寫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并列關系,這種關系中所使用到的具體思維有聯(lián)想思維、發(fā)散思維、正反思維等。一種是遞進關系,這種關系中所使用的具體思維有縱深思維等。
4)填料
這部分的主要工作是根據(jù)演講稿框架的需要和寫作思路的要求,將精選出來的材料,填充進去。當然,在填料的過程中,我們還有兩步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一種是增減,即根據(jù)演講主題的需要,哪些材料是需要擴充的,哪些材料是需要壓縮的,哪些材料是干脆不要算了的。一種是重組,也就是把兩種材料分別打散之后,每一種材料只摘取其中的一部分,再重新組合成符合演講主題的新材料。
總之,填料工作做完之后,演講稿的初稿就出來了。我們已經(jīng)有表達依據(jù)了,已經(jīng)有內(nèi)容可講了。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