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高考還有幾天就要開始了,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自己當初高考時候的樣子,和自己的選擇,接下來就請大家最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希望大家會有所感悟,對自己的未來能有所規(guī)劃。
1?高考于我,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起點
我是2006年參加高考的,距今已12年。據(jù)說今年首批00后也要參加高考,想來年已久已,恍如隔世。
那年的燥熱和大雨我至今難忘。高考,也許在每個人心里都有過或多或少的陰霾,太煎熬,太痛苦,太難過去,承載了太多人的希望?墒牵哌^的人也都明白,特別是參加工作多年后,我們更加知道,高考那點小事,算不來有多么了不得。
“至今想起來,那些中學時代的珍貴情誼,努力單純的過往,才是莞爾一笑的緣由。”
前兩天回老家,跟媳婦聊到高考,我說,我高考分數(shù)還是同學幫查的。高考后有一天傍晚,我從地里干活回來,還沒吃晚飯。那時候我家還沒電話,鄰居喊:“金秋,快來,有你同學的電話。”高考后,我仿佛又跟時代脫節(jié),山高路遠,我又回到那個必然的落腳之地,為父母分擔,無狂歡可言。
同學是我多年的好哥們,電話那頭他讓我猜我的分數(shù),我心里忐忑,不知是高是低。他跟我講我報的學?隙艿,后來得知和估分差不多,心里的石頭總算落地,不枉曾經(jīng)無數(shù)個挑燈夜讀的深夜。
高考于我而言,不是揮不去的陰影,不是黑色六月,而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起點。只是當時根本想象不到,外面世界的樣子。
三個月后,我一個人坐著北上的火車。第一次站在北京街頭,手足無措,才知道世界如此繁華,霓虹燈如此奪目。
學校有全國匯聚的精英同學,實驗室有頂尖的科學家,圖書館有我一輩子也讀不完的書,各種各樣的社團組織,無數(shù)的高端講座,無數(shù)的學生活動。我雖然微不足道,但也有了連接更多可能的機會。要不是有幸讀到高中,能參加高考,很多后來的生活,是我大開腦洞,也未必能夠想象得到的。
2?也許,進一步才海闊天空
幾年后,我回到讀高中的小城市一家央企工作。有一年過年回家,我聽一位堂哥講他們在外地打工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沒有我讀高中那幾年興奮和光鮮。
十多年前,和我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們,只有我一個人讀到高中。那幾年正是打工潮興起的幾年,上學讀書對他們來說太難捱,既沒有希望,也沒有興趣。比我們大幾歲的哥哥姐姐們,早就可以掙錢,過年回家穿著打扮讓人羨慕。講話都比別人大聲、洋氣,有廣東口音的,也有福建口音的。
這兩年,30出頭的青年們,已經(jīng)被生活磨得眼里無光。唉聲嘆氣,求神拜佛,祈求來年好兆頭。他們既不甘于在家種地,又不想年年在外頭跑,奔波辛苦。但是,結(jié)了婚的多半還是要把孩子留在家給父母照管,夫妻二人要到城里或者更遠的地方尋差事,不為別的,只為家里房子比別人家大些,燈亮些。至于將來孩子在哪里上學,要不要讀高中,那是多年后的事情,也許到時候水到渠成,現(xiàn)在來不及想。
外出打工,掙錢,回家起漂亮的小洋樓,娶妻生子,繼續(xù)外出。每年過年,如候鳥一般,回到村子里。去年我們家已經(jīng)從村子里搬出來,我和他們的關(guān)系也漸漸疏遠。不過,村子里近幾年也開始有父母重視教育,把孩子讀書放在首位,家境好一些的送到城里的私立學校。
我也是多年后才聽母親說,有好心人曾告誡過她:你家金秋現(xiàn)在讀書雖然成績好,讀大學還要十幾萬,現(xiàn)在還不包分配工作,勸你們不要把錢浪費在他一個人頭上。
他們并不知道,學費可以助學貸款,生活費可以勤工儉學。一切的算計,只是他們知道的可能。
我講這些,不是比他們更有優(yōu)越感。只是,從我親身經(jīng)歷和了解到的后來生活的一些情況,我知道,通過高考,讀完大學,我比他們多了些人生的選擇,生活也多了些可能性。也許就是當時多堅持幾年,進一步,才海闊天空。
3?年輕時,寧愿吃學習的苦,也不要著急吃生活的苦。
我讀初高中的那幾年,家里的平房抵了債,老屋是簡陋的石棉瓦房。每年暑假,每逢雨季,我和我哥樓上的床頂都要放幾個盆,每個下雨的夜晚,都要臥聽風雨,特別漫長。對我而言,坐在教室,在一堆書后面埋頭做著厚厚的習題,絞盡腦汁,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別無他選。比起干農(nóng)活,比起生活中其他的苦,學習總還算輕松些的。
我讀大二那年,妹妹中考。她打電話給我講,“哥,我不想考試,我不想讀書了,讀書太苦。”雖然很生氣,我還是連哄帶騙勸她考完試,最起碼讀高中,上一個普通的大學。因為我知道,一個小女孩,坐在圖書館里多讀些書,是她那個年紀最應(yīng)該做的事情,而不是過早經(jīng)歷生活的苦。
她當時答應(yīng)。那年我暑假找了實習,沒有回家。過年回家,我才知道她根本沒有中考。我差點氣炸。但是還是平復了心情,想想她那么小的年紀,離開學校的庇護,不知道要弄成什么樣子。好不容易才說通父母,讓她去市里讀職院。那一刻,我大概知道了她這一生的命運。
年輕的時候,以為生活不苦,學習才苦,天天想著擺脫。因為再怎樣的家庭,都有父母撐著。年紀稍微大一點,生活的一切都要自己去承擔,才知道,吃學習的苦遠好過吃生活的苦。面對生活窘境,再怎樣的嘆息,已經(jīng)無濟于事。生活這個大考場,從來也不容許你有千萬種理由,怎樣的選擇,就決定了怎樣的命運。不是運氣好與不好,而是年輕時我們看待學習,以及所作的反應(yīng)埋下的,最終會走向的命運。
4?高考給我的,是最公平的機會。
我從來不抱怨命運不公,因為我知道,任何人的幸運都是付出努力的積淀,即便不是本人,也是父輩積累得來的。高考,可能是我這一生經(jīng)歷的最公平的機會,也是最容易看得到回報的時刻。
一上大學和一入社會,你就會知道,所有人并不在一個起跑線。比如,貴州當年不考英語聽力,我高考英語118分,大學英語的第一節(jié)課我就懵了,一個教室的20多個同學,都可以對答如流,我既聽不懂也不會講。
但是,我仍然可以和班上同學晚上去英語角,在樓梯拐角處大聲朗讀課文和背誦?咳哪甑臅r間彌補,和身邊的精英們保持同步。如果不參加高考,我連這個機會都不會有。當然了,不高考也過得精彩的大有人在,但肯定不是我。
5?高考積淀的,一生都適用的法則。
談那么多,不是憶苦思甜,是覺得幸運,還好有高考。
高考的遺產(chǎn),當然不是分數(shù),讀好一點的大學和差一點的大學,都有機會,這里不贅述。我想,高考以及讀大學給我最大的好處,是培養(yǎng)了我思考問題和做事的方法,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
關(guān)于考試:后天就要高考了,如果有參加考試的同學讀到這段,我對他們的建議是,戒除貪欲,做到自己能做的最佳就好。學的時候沒有鉆進去,考的時候就不要指望出現(xiàn)奇跡,幻想什么超常發(fā)揮。老老實實把能做的都做對,不會的放棄,就是最好的策略。我記得我的數(shù)學就做了120多分的題目,最后兩道大題空白,最后考124分。不會的題目,寫再多也無濟于事,反而耽擱時間。不要在怎么努力也做不出來的題目上白費功夫。
關(guān)于志愿:大學不是只有北大清華,生活也不是非黑即白。我考上北京郵電大學,村里很多鄉(xiāng)親們不知道北京有這個學校。年紀大一點的問,“送個信怎么還要讀大學?”一些鄉(xiāng)親干脆到處傳說我考上北京大學。其實中國的大學何止清華北大,考到自己能及的最佳分數(shù),可選的大學很多。至于到時候填什么專業(yè),結(jié)合大環(huán)境也結(jié)合自身吧,不要盲從。
關(guān)于學習:考上大學不是學習的終結(jié)。那些“考上大學,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鬼話,當是興奮劑聽聽就好?忌虾么髮W后來又“混”得不怎么樣的人,或者沒考上好大學后來又如魚得水的,絕不是我們不學習的范例。不能拿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都沒大學畢業(yè)相比。況且,蓋茨和扎克伯格即便如此成功,還保持著比常人更旺盛的學習能力。輟學的人未必停止學習,這是多數(shù)人看不見的。不止大學要學習,還要終身學習。
關(guān)于能力:高考前漫長的苦逼歲月里所修煉出來的能力和氣質(zhì),是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最重要的素質(zhì)。比如,專注做一件事的能力,抗拒誘惑的能力,高度自律的能力,吃苦的能力和耐得住寂寞的能力。這些素質(zhì)遠比高考分數(shù)重要,但是如果沒有高考這個千軍萬馬的大目標,也不太會有集中時間修煉這些能力的機會。
謹以此文,緬懷高考。獻給即將高考的孩子們,特別是農(nóng)村的孩子,希望他們平靜地走過高考,越走越好。我長成今天的樣子,不是多成功,而是我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可以更從容地選擇過怎樣的生活,以及將來我的孩子可以選擇怎樣的教育。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