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油菜花開的季節(jié),于是選取在深秋的某個周末,跟隨資深旅者老秋的腳步,暫且把手機關掉,把瑣事忘記。踏一路的輕盈,置身于這片層林盡染的秋境。
我們到達篁嶺時正好是下午5點多鐘,安頓好住宿,趁著光線正好,還沒來得及細看房間的布置,沒有做過多的停留,朋友們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出門,貪婪的開始進行攝秋之旅了。當婺源旖旎的風光進入我的眼簾時,長時間路途的勞頓消失殆盡。
此時夕陽西下,整個村莊沐浴在金黃色的光線中,如夢似幻,溫暖而喜慶。山的綿延,水的柔美以及家家屋頂上高高突起的馬頭墻與粉墻黛瓦組成了一幅幅和諧靜美的詩話。
篁嶺因”曬秋”聞名遐邇,村落“天街”似玉帶將經(jīng)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鋪林立,前店后坊,似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
掛在山崖上的篁嶺古村,依山而建,地無三尺平。村民將收獲的糧食如稻谷、玉米、辣椒、柿子等放在太陽下晾曬,因受地形限制,沒有空地晾曬農(nóng)作物,家家戶戶便在房頂上架起長長的木架,使用竹曬匾在曬臺上晾曬,既不占地方,又便于長時間收藏。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這種現(xiàn)象更加常見,故稱“曬秋”。沿著蜿蜒曲折的村中巷道,登上最高點,俯瞰這獨特的曬秋奇觀。門前空地、農(nóng)家屋頂,曬著的不僅僅是農(nóng)作物,更是收獲的喜悅。五顏六色的作物,襯托著層層疊疊的民居村落,是一種動人心魄的美。在鮮艷的色彩中,讀到了一份濃郁的鄉(xiāng)愁。因為缺失,更顯珍惜。
此情此景,讓我忍不住感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車馬喧囂最后厭倦了,倦于這霜葉染紅的半邊天。
直到夜幕完全降臨,一盞盞昏黃的燈光星星點點的亮起來,我們才帶著饑腸轆轆的肚子,找尋東西裹腹。
夜晚的婺源,因了燈光的襯托,更顯得妖嬈。此時,游人離去,沒有了白天的喧囂,只有邂逅吧里坐著留下來的三三兩兩的游客在低聲呢喃,旁邊的唱吧里隱約傳來時下流行的草原歌曲,應景且入心。青石板路的街巷,不時看見我們身著旗袍的團友們,在攝影師的導演下傾情綻放;秀遍g,我正穿過時光隧道,一副俠女闖天關的樣貌,頭戴斗笠,一襲白色夜行衣,衣裾袂袂,長發(fā)飄飄,腰佩寶劍,正行色匆匆的趕路……時間仿佛在此悄悄流過,只在白墻黑瓦間留下印記,卻保留了明清村落的原始。
一夜無夢,本來約好團友們6點起床看日出的,卻被告知天公不作美,沒有日出。于是,一路踱步,早上的婺源安靜極了,空氣無比清新,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鳥叫聲,從村里走到村外,踏上玻璃橋,迎來的是一片高山梯田。油菜花開的時節(jié),就應是最美的。而此刻,沒有花海,只是光禿禿的梯田,在朝陽的照耀下,卻也有著梯云人家的氣魄。
站在橋上,極目四望,那份幽靜,恬適和悠閑,實在是一種難以名狀的享受。
離開篁嶺曬秋美宿,再徜徉在曉起村那青石鋪就的街巷上,體會著那份曲折幽深。留連于李坑村溪水小橋旁,遙想著那里的先人們遠離塵囂,規(guī)避著煩屙雜念,忘情于這絕美的山水中,他們淡定、寧靜,以至于反璞歸真,進而到達天人合一的境地,他們在此能夠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難怪那里會有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的輝煌?扇缃褡咴谶@些村落,南腔北調(diào)的游客已經(jīng)淹沒了小村的寧靜。街巷間家家戶戶的貨攤盡顯著現(xiàn)代的浮躁,田間小道旁叫賣聲,吆喝聲讓那蜿蜒清澈的小溪也變得有些許污濁。現(xiàn)代的商業(yè)禮貌正充斥在這些古老而又純美的鄉(xiāng)村。
婺源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波浪般五彩繽紛的原野,那依山臨水恬靜的村舍,向世人展示著一抹彌足珍貴的記憶,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一種質(zhì)樸的生態(tài)之美。
婺源一游,那份“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huán)”的和諧,粉墻黛瓦,如詩如畫的靜美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靈深處。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