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到一段很搞笑的話:
健身房靠什么盈利呢?是靠那些辦了卡,卻從不去健身的人。如果所有辦了卡的人都堅持去健身,那健身房早就不堪重負了。
出版社靠什么盈利呢?是靠那些買了書、卻從來不讀的人。如果所有人在買書前,都細細思考,確定必須會去讀才購買,那出版社早就關門了。
有點啼笑皆非,卻也有理。
你不妨想一想,曾幾何時興致沖沖的下了很多有學習好處的視頻,卻一個都沒看過?訂閱了多少課程、專欄,也一個都沒聽過?買了多少書,卻一本都沒翻過?
如果數(shù)量不少的話,也沒關系。
你起碼也養(yǎng)活了一個產業(yè),這所謂的‘貢獻’是不是很滑稽!
開個玩笑。但這種現(xiàn)象,的確再常見但是了。
我有幾個認識十來年的朋友,大學期間,經常一齊聊天,交流,而話題圍繞最多的是「這天看了什么書」「明天打算看什么書」「接下來想買什么書看」。
其中有一個朋友,個性厲害,他看書是這樣的:邂逅一位喜歡的作家,就把他的作品列出一張清單,然后一本本找來看,看完一本就打個勾。有些個性好的書,沒有中文版,他還會去看英文原著。
工作后也沒有斷掉聯(lián)系,但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慢慢的,大家聊得話題已經跟書幾乎關系不大了,大家看書都少了。更多的變成了喟嘆:某某書啊,一向想看,但是還沒看,還在家里放著。
那里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工作太忙,家庭瑣事太多了。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獲取信息,變得太容易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替代效應」:如果有兩條路徑,能夠得到相似的結果,那長期來看,我們必須會傾向于走更加簡單省力的那條路。
亦即是說,我們會用更加簡單省力的行為,代替掉復雜又麻煩的行為。
原因十分簡單:為了獲取資源,以應對種種狀況,我們的大腦在一代代進化中,一向遵循著「最小阻力原則」。哪條路徑阻力更小,就走哪條路徑。
讀書太麻煩?沒關系。有的是各種服務,把書拆散了,重新整合,用最省力的方式告訴你,書里講的是什么,結果是什么,你甚至連腦子都不需要動。
嫌書上的資料太過時?有無數(shù)的資訊平臺,爭著給你送上最新的資訊和消息。每一天只需幾分鐘,就能了解這個世界,無論的國家要聞還是娛樂八卦,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搜不到的信息。
覺得信息太多,太復雜,接收但是來?沒事,有的是各路專家、大咖,為你做權威篩選、分析和解讀,為你呈上精心制作的「信息甜點」。
不喜歡看字?沒關系,還有音頻,視頻……
總之,你能夠想到的所有理由,都會有人事先幫你想好,然后,開發(fā)出相應的產品來滿足你。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躺下,放松,輕點手指,這些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進入你的大腦。
而我們就是在這樣的電子設備信息的寵溺中,變得越來越懶。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