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導演賈丁的《毛坦廠的日與夜》獲第三屆國際紀錄片最佳長紀錄片獎。這是20××年,央視拍攝的紀錄片《高考》其中一、二集。
眾所周知,這所建在安徽六安小鄉(xiāng)鎮(zhèn)上的毛坦廠中學被稱為高考工廠,其中三分之二高三生是高考復讀生,加上應屆生,每年都會有上萬名學生參加高考。在20××年,毛中的一本上線率為66%,本科上線率95.7%。
1、青春,除了拼搏別無選擇
毛中總是存在很多爭議,有的人說這里是應試教育的悲哀,但白巖松老師表示“我絕不會去嘲諷毛坦廠中學,它實現了多少寒門的夢想!” 每逢高考時期,上萬名家長守著客車,送孩子出發(fā)去參加高考。
在這里,寄托著每一個家庭的夢想。在這里,所有高考生的目的只有一個,考好。
在這里,雖然教育方式和其他學校不一樣,對學生更偏向于"機械化運作"的學習方式,將備考轉變成了死記硬背和不斷重復的機械程序,但卻承載著無數家庭的希望。
在學校周邊常年居住著8000多戶陪讀家庭,人數是當地居民的兩倍,形成了一座獨特的“高考鎮(zhèn)”。
家長大多信奉著“考上大學就能出人頭地;家里有個大學生能夠光宗耀祖”的信念,陪伴在孩子的身邊。
復讀班班主任陳曉東老師表示:“我們這里絕大多數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是很好,不同于衡水中學,我們學校其實是個修理廠!
在高考的復讀班級,每個班都有100多人,在這里學習的每一天空氣都很悶。而在備戰(zhàn)高考的一年,共有10次月考。月考完全模擬高考,是對高考成績的預測。
學生每天6點就開始早讀,一直到晚上10點50下晚自習。在這里的生活方式很簡單,那就是學習。
其實在毛中,不存在好學生與壞學生之說,只有進步與退步之說。即使你是班里的第一名,當你在年級排名退步了,也得接受懲罰;如果你是班里倒數第一名,但是你年級名次上升了,老師也會鼓勵和支持你。
在這里,青春,除了拼搏別無選擇。
2、學習的苦都吃不下,何來資格談夢想
有多少同學從心里想要努力,但動力總是不足。
抱著日復一日不付出實際行動就想坐享其成的幻想,但明日又何其多呢?
毛中就是一個讓你腳踏實地的學習地方,簡而言之:只要你想學,只要你肯來。
高考失利是這里復讀生的真實寫照,他們有的人是三本沒有考上,有的人可能考了一本但沒有去上心儀學校,這里的學費是按照高考成績收取的,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對于他們父母來說,需要用打工積攢下來的錢去支付高昂的學費,對于學生來說,自然復讀這一年壓力非常大。
相信每個高考生都正在或即將經歷高三時期的緊張局促感,再重復一年,對于大家來說,談何容易呢?即使復讀,依舊不努力,又有什么意義呢?
來這里復讀的學生表示 “既然選擇復讀,就是為了用好成績改變命運,考上理想的大學,學習的苦都吃不下,何來資格談夢想?”
我們地處不同的省市鄉(xiāng)鎮(zhèn),每一個學校都有屬于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等到畢業(yè)的時候,你們終會明白很多人都辜負了當年老師、家長對自己的期許。
在毛中工作的陳曉東老師每日操勞過度,一天就睡5小時。
其實老師嚴格不是壞事情,但外部的鞭策永遠只能成為一時的動力,內在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總是過段時間再來后悔,后悔當初的不努力,后悔當初對父母的不理解。
為什么沒早點長大…畢竟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后悔藥。
馬東曾經在奇葩說中說過:“你可以不服,也可以委屈,但你被淘汰了。” 我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高考成績放榜但落榜的心情是很貼切的。
有多少同學告訴自己如果高中時期多努力一點,如果多做一些題,老師教的內容都好好消化,結果會不會更好?高考雖然不是成長路上唯一通道,但確是最重要的一條。
分數至上雖然聽著很可悲,但它會通過成績的方式,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讓你明白有些東西是有著實實在在的意義。
3、除了努力,心態(tài)也是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
吳世康是毛廠的應屆畢業(yè)生。他與父親的關系一直不融洽,他的父親崇尚“成績不行,先捶你一頓再說”的理念,他認為每一次對吳世康的打罵都會讓他取得成績上的進步。
但在三月份的月考時,吳世康的成績從全校300名落到3000多名,他的父親很不理解滿是憤怒,由于臨近高考的時間父親忍住對他的打罵。
在四月份的月考,他的成績雖然停止下滑,但仍徘徊在谷底。
后來在父子關系在慢慢緩解,他父親開始嘗試平和的與吳世康交談,告訴他“就當高考是一次從少年走向青年的經歷,是對過去二十年的總結,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最終高考成績出來,吳世康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
復讀生何飛在入學時候成績是班級中下等水平,她一直努力的學習,直到在一次月考中考出了她最好的成績,排名進入到班級中等行列。
而在之后的月考中,何飛突然停止了進步,成績開始下滑,從而造成她情緒上的失控。她從起初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到公然反抗,最終考入了普通的三本大學。
所以,在高中階段遇到的問題一定要想辦法解決。
如果是成績課業(yè)上的問題,那就努力的讓自己弄明白不會的知識點。
如果是情緒上的問題,一定要讓自己不良的情緒得到宣泄,找到問題的出發(fā)點進行解決,這樣才能將自己的關注點轉移到學習中。
很喜歡姜思達的一句話:“你的孤單與否并不是你的父母唯一在乎的東西,他們在乎你的成長,你的發(fā)展,在乎你在人生路上的重重阻礙,甚至比你自己還在乎!
其實,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在努力幫助你改善目前處境,所以不要抗拒,嘗試接納和改進,一切才會變得更好。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