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在线视频观看,一级日韩免费大片,在线网站黄色,澳门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佛語禪心語錄三篇

佛語禪心語錄三篇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12 09:59:13 | 移動端:佛語禪心語錄三篇

  佛語禪心經(jīng)典語錄篇一

  1)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臥,漸不堪用!洞蟪死砣ち_密多經(jīng)》

  2) 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內(nèi)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詳之道。安詳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內(nèi)心就一定要有智慧。

  3) 學(xué)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法句經(jīng)》。注:修學(xué)過程中,如找不到真正的朋友,與其和愚癡的人在一起,還不如獨守正道。

  4) 智慧是本性外在的顯現(xiàn),修禪的人,修到最后就是開悟,開悟自己清凈的本性。開悟的人就能得到永遠的幸福、快樂。

  5) 菩薩應(yīng)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惰缶W(wǎng)經(jīng)》

  6) 我們對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學(xué)習(xí)以歡喜心來接受,不要因過度敏感,而產(chǎn)生錯誤感受,因而平添了自己的煩惱。

  7)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沒知半餅?zāi)艹渥阏,?yīng)先食之!栋儆鹘(jīng)》

  8) 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xí)慈。若彼怨家,設(shè)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

  9) 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若聞贊嘆,反生慚愧!秲(yōu)婆塞戒經(jīng)——自他莊嚴品》。注:聽到譏諷毀謗,要能忍辱,聽到贊揚,反要生慚愧之心。

  10) 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zhí)燭,照彼不自明。《法句經(jīng)》。懂一點東西就自高自大,就好像盲人手執(zhí)燈燭,照亮了別人自己卻看不到。

  關(guān)于佛語禪心經(jīng)典語錄篇二

  1) 佛心沒有遠近,人的愿望也沒有大小,只要心誠意正,即可達到弘愿。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為樂,求人痛苦。

  2)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3) 待人處事誠正信實,問心無愧,就可以皆大歡喜,身心自在。人生有三毒:貪、嗔、癡,以布施治貪,以慈悲治嗔,以智慧治癡。

  4) 假使干草積同須彌,投火于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于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fù)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華嚴經(jīng)》

  5) 修行,并不只是讓環(huán)境更加舒適而已,一般人會要求生活周遭的條件:房子寬敞、燈光明亮…但卻不知道要裝飾自己的內(nèi)在,點亮內(nèi)心的智慧。

  6) 不調(diào)飲食,則病患必生;不閱三藏,則智眼必昧——藕益大師《閱藏知津敘》。注:不調(diào)理飲食,病患必生,不閱三藏經(jīng)典,智慧之眼就會蒙昧。

  7)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端氖陆(jīng)》

  8) 一個人若不在修行,又不認識這個心,他的心就會走樣變形;就像一面干凈的鏡子染上塵埃,又像太陽被烏云遮蔽,無法看到事物真實的面貌。

  9) 法譬如水,能洗諸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大海,皆悉能洗諸垢穢。其法水者,亦復(fù)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稛o量義經(jīng)》

  10) 信徒問:“師父!什么是開悟?”開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透視人生悟得真理,而能不迷惑,這就是個開悟的人。

  11) 若人壽百歲,邪學(xué)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斗ň浣(jīng)》。注:如能活一百歲,卻去學(xué)不好的東西,還不如活一天,勤奮追求真理。

  12) 一般人為什么會得不到幸福呢?因為他的感受是錯誤的,所以心很亂很苦,若事事懷疑,過度保護自己,扭曲別人的用意,幸福離他就很遙遠。

  13) 朱元璋謂學(xué)書須是專一于是,更無余好,方能有成。而予聞古之善琴者,亦謂專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雖小,可以喻大!彸卮髱

  14) 有一次孟子譏笑眾生:如果家里的羊走失了,人們會去找回來;但良心掉了,卻不知道有沒有人要去找。

  15) 佛言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故心分兩路,事不歸一。情專志篤,三昧速成。參禪念佛人不可不知!(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16) 人生、宇宙是我們當下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須透過修行、修心來體證真理。

  17) 佛經(jīng)中提到心有八萬四千個,總結(jié)起來有善、惡、無記三種。所以,心又可分為佛心、罪惡的心兩種,簡言之就是善與惡、真與妄。

  18) 我們的本性是真實的、永恒的,是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卻永遠在變化,虛妄不實在的,因此,我們要從不斷地觀照中來修正我們的心。

  19)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shè)美膳,自餓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華嚴經(jīng)·菩薩問明品》

  20) 開悟的人有什么好呢?一個開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災(zāi)難也不會動搖他的心。在滾滾紅塵中打轉(zhuǎn),而依然能隨緣而不變。

  佛語禪心經(jīng)典語錄大全篇三

  1) 自性變化甚多,迷人自不見。一念善,知惠即生。一燈能除千年暗,一知惠能滅萬年愚。

  2) 問:“如何是招慶風?”師曰:“寧可清貧自樂,不作濁富多憂!薄毒暗聜鳠翡洝

  3) 問:“如何是微妙?”師曰:“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問:“如何是極則處?”師曰:“懊惱三春月,不及九秋光!

  4) 問:“色身敗壞,如何是堅固法身?”師曰:“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段鍩魰

  5) 心與空相應(yīng),則譏毀贊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yīng),則刀割香涂,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yīng),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

  6) 非裸行結(jié)發(fā),非涂泥絕食,臥地自塵身,非以蹲踞(住),不斷疑惑者,能令得清凈。以慚自禁者,世間所罕有,彼善避羞辱,如良馬避鞭。

  7) 心與空、不空相應(yīng),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yīng),則內(nèi)同枯木,外現(xiàn)威儀;依報與空、不空相應(yīng),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

  8) 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yīng),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yīng),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9) 我們誦詠的經(jīng)典雖不多,但若遵照著去實踐,并從其中獲得正確的見解,斷除內(nèi)心的愚昧,身心也會得到凈化,不再跟隨外界的起伏而變化……

  10) 石鞏慧藏禪師在廚作務(wù)次,馬祖大師問:作什么?鞏曰:牧牛。祖曰:作么生牧?鞏曰:一回入草去,驀鼻拽將回。祖曰:子真牧牛。

  11) 仰山禪師問訊溈山禪師次,溈曰:子一夏不見上來,在下面作何所務(wù)?仰曰:某甲在下面,鋤得一片田,下得一籮種。溈曰:子今夏不虛過。

  12) 底事分明在己躬,不須向外問窮通。但能角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13) 仰山禪師問訊溈山禪師次:“未審和尚一夏之中作何所務(wù)?”溈曰:“日中一食,夜后一寢!毖鲈唬骸昂蜕薪裣牟惶撨^!

  14) 僧問五泄靈默禪師:“如何得無心去?”師曰:“傾山覆海宴然靜,地動安眠豈睬伊!

  15)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常伴白云閑。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

  16) 環(huán)境的臟亂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任由心地囤積塵埃,而不知清除污垢,去除惡習(xí)。

  17) 懂理不懂事,能知不能行,此“理”與“知”就如空花水月,要“理事”相應(yīng)“知行合一”,才是真理與真知。

  18) 生世間,最苦的莫過于心病,病在不知足,在相互比較,在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須知不滿足的心是最痛苦的心。

  19) 欲此人群中,達彼岸者少。其余諸人等,徘徊于此岸。善能說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達彼岸,度難度魔境。

  20) 真正地舍棄一切塵世的欲望的人,便能在此時或?qū)、此處或任何地方、目前的層次或(qū)淼木辰缍寄塬@得最高的受益。

  21) 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

  22)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一切懼刀杖,一切皆愛生,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23) 猶如葫蘆瓜,散棄于秋季,骸骨如鴿色,觀此何可樂?此城骨所建,涂以血與肉,儲藏老與死,及慢并虛偽。

  24) 第一將自己,安置于正道,然后教他人,賢者始無過。若欲誨他者,應(yīng)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25) 弱水三千,取一瓢飲,便能解除干渴;佛法雖有八萬四千個法門,如果能夠確實奉行一法不違,便能得到利益。

  26)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quán)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

  27)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欲則閑。人之心術(shù),多欲則險,寡欲則平。人之心氣,多欲則餒,寡欲則剛。

  28)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shù)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29) 學(xué)佛,并不一定要住寺廟、做和尚、敲木魚,如果能在社會中時時以佛法為軌范,日進于道德化的生活,就是學(xué)佛。

  30)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yīng)能成人之美,涵養(yǎng)容人之德。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佛語禪心語錄三篇》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seogis.com/gongwen/142371.html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