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聲賦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聲賦讀后感1《秋聲賦》作于嘉佑四年(1059),歐陽修時年53歲,是他繼《醉翁亭記》后的又一名篇。它駢散結合,鋪陳渲染,詞采講究,是宋代文賦的典范。
讀罷全文,唯其肅殺,卻見清明,即悟未悟,將以何種心境應和這秋聲。感秋之悲猶如體驗死亡,不知歸于消極還是坦然面對人生,更增添了明白與勇氣。秋聲自然,葉落如歸,人又有何不同,隨其榮發(fā),終歸沉寂,散失如塵。既然任誰不過如此,何須有悲!澳钫l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此句有前文為證,凡傷皆因心,啟人無爭。而我卻體會到另一種真,那就是于肅然中看到清明,常懷一顆平常心,少一些名利計較,多一些涉世的勇氣。自然,淡然,坦然。
“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边@是自然規(guī)律,于人如何呢。
讀歐陽修的《秋聲賦》正值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雖不是秋日,但和著歐陽子嘆息般的囈語,我仍然依稀從撲面而來的暖風中辨認出肅殺的氣息。讓我試試聆聽我自己的秋聲。
秋聲賦讀后感2最先響起的是琵琶,玉珠般錯落而出的聲響,悄悄地以共鳴的方式撥動了我的心弦,節(jié)奏清脆簡短,卻又如思念般悠長,它徹徹的落寞,在無形中感染著它的聽眾,如孤獨的飛禽在曠野呼喊一般的聲音從我的耳朵進去,如麻藥般哽咽了我的喉嚨。接下來,有笛聲從遙遠的天邊傳來,與琵琶的低語錯雜交織在一起,帶著彌漫起荒沙的征人之思來到我的身邊。它的聲音似乎是憂傷的化身,它淡然地環(huán)繞著我,從未靠近,也從未離開,它拂過的時候,不帶有絲毫的蹤跡,但它離去的時候,卻會發(fā)現(xiàn)它已改變了一切。不經意間,簫聲從笛聲之中傲然脫出,開始了獨奏,水面回蕩開來它的回聲,如傳說般落寞,如月光般冰冷。它浸染了被時間擦干的淚水,它包容了有愛恨交織的回憶;它拾起了讓過往遺棄的憂傷,它揭示了被繁盛遮蓋的空蕩;它收攏了如細網交織的思緒,它錯亂了如夢般朦朧的音符;它焚燒了記載著往事的丘陵,它凍結了曾經炙熱著的感情。它如同黃昏的余暉,在晚風未吹拂到的地方,默默地將秋思埋葬,只余下一個孤獨的墓碑,上面空無一字。于是樂章從低谷涌向了高-潮,如繁星般在一瞬間將我的思緒閃爍成了一片空白,被遺忘的記憶就此復蘇,將我的心殘酷地撕開,在光影交織中將我的靈魂映成了透明的形體,我無從躲避這來自內心的審判,任憑亙古未變的悲哀,將我心底的微震擴大成風中響亮的呼喊,直到這樂聲消逝。
《秋聲賦》仍如同剛才一樣放在桌上,它旁邊的時鐘還在嘀嗒地走,絲毫沒有注意到之前到來的時光與心靈交錯碰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會存留有那些記憶,也許是這篇《秋聲賦》把它們喚醒的吧。我明明聽見了,隔著書頁穿越千年的吟誦正與我心里盛大而落寞的樂章交織成輝煌的交響。但是,秋聲注定是寂寞的,它不孤獨,但它寂寞。
秋聲賦讀后感3近讀歐陽文忠的散文,尤為喜愛這一篇《秋聲賦》。雖然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蹲砦掏び洝、《伶官傳序》似乎也是膾炙人口的篇章,然而現(xiàn)今我獨愛此一篇,就如周敦頤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劉禹錫獨愛其陋室之安寧一般。
縱觀全文,歐陽修由秋風掃過之聲而悲秋,而悲人,最后筆鋒一轉,道出秋聲之悲不過是自然之聲,何苦來“亦何恨乎秋聲”!我以為這與道家的思想有有一些相承的因素。道家講求無為,事物自有其規(guī)律,有意為之往往會適得其反。然而我們看他慢慢說來,便可漸漸看出“體物言志”的特點。
歐陽修夜讀書,忽聞風吹草動, 于是叫童子出去看看。童子回報星漢燦爛,天上銀河高掛,并無人跡,聲音乃是由樹林中傳出。由此歐陽修長嘆一聲,感秋之意油然而生。第二段分為三層來寫;第一層寫秋之“為狀”,從色、容,氣、意四個角度來寫,渲染秋之蕭條,慘淡;第二層寫秋之“為聲”,寫秋對于草木的摧殘之力;第三寫秋之“為心”,這是從物到人的遞進,把秋比作刑官,兵象,商聲,夷則之律,種種物事都是主兇事的,醉翁意在進一步說明秋風之摧殘力。正是“秋風無力百花殘”,在秋風面前,萬物均要凋蔽。
文章最末,作者說完,童子早就昏昏睡下,獨有鳴蟲作伴。倒也有些意境,童子縱是醒著,又怎么能理解作者所論何義。恐怕作者只有如《醉翁亭記》里那種“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那番心境罷了。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