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阿司匹林抵抗的定義
Bhatt[2]等將阿司匹林抵抗分為臨床性及生化性。臨床性為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仍發(fā)生缺血性血管疾病;生化性為口服阿司匹林后,未能改變血小板功能試驗結果。 有研究[3]將生化性阿司匹林抵抗分為3型:(1)Ⅰ型阿司匹林抵抗(藥動學型):口服同樣劑量的阿司匹林,體內血栓素(TX)合成和膠原誘導血小板聚集均未被抑制。而體外富血小板血漿中加入100 μmol/L阿司匹林后可被抑制,提示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有相當大的藥動學差異。(2)Ⅱ型阿司匹林抵抗(藥效學型):無論體內及體外,口服阿司匹林后,TX合成和膠原誘導血小板聚集均未被抑制,提示該型阿司匹林抵抗的機制與環(huán)氧化酶(COX)的遺傳多態(tài)性有關。(3)Ⅲ型阿司匹林抵抗(假性阿司匹林抵抗):口服阿司匹林后能抑制TX合成,但不能抑制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該型患者之所以被冠以“假性抵抗”,因為阿司匹林已抑制了TX合成,而不能抑制其他物質如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
2 阿司匹林抵抗機制
大量證據(jù)表明,GP受體多態(tài)性是動脈血栓形成的遺傳危險因素,它能造成黏附受體成分的表達、功能和免疫遺傳學的多樣性。血小板激動劑(如TXA2)通過細胞內信號激活GPⅡb/Ⅲa受體,介導纖維蛋白原及其受體結合,然后促進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通過干擾COX非依賴性細胞內信號轉導并使GPⅡb和GPⅢa分子乙酰化來抑制GPⅡb/Ⅲa的活化。盡管還未完全弄清,但目前所知的COX非依賴性信號轉導途徑可能包括跨膜蛋白受體、磷脂酶、Ca2 +釋放、腺苷酸環(huán)化酶、鳥苷酸環(huán)化酶和蛋白激酶C等。某些弱的激動劑(如ADP、腎上腺素和膠原蛋白)導致的GPⅡb /Ⅲa激活可被阿司匹林部分抑制。在PLA2基因型存在時,抗血小板作用可以因這種替代途徑減少而降低。
2.1 環(huán)氧合酶基因多態(tài)性
COX是前列腺素合成過程中的重要限速酶,它有兩種同工酶:COX?1和COX?2。COX?1是花生四烯酸轉換為前列腺素G/H途徑中的第一個酶,其有兩種酶活性,一種環(huán)氧化酶活性催化前列腺素G的生成,一種氫過氧化物酶(HOX)活性減少前列腺素G,生成前列腺素H,前列腺素H更進一步被COX催化成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7]。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機制主要是使COX?1絲氨酸530不可逆的乙酰化,從而使該酶失活,阻斷了TXA2的形成。目前已發(fā)現(xiàn)多個COX基因多態(tài)性位點[8],不同COX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可影響COX的蛋白結構或構象,使其對阿司匹林抑制作用的敏感性極不均一,構成一些病人AR的結構基礎。
2.2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態(tài)性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是細胞黏附受體整合素家族中的一員,含有纖維蛋白、纖維連接蛋白、von willbrand factor(vWF)等黏附蛋白的特異結合位點,參與血小板黏附和聚集。AR可能和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體復合物的多態(tài)性有關,GPⅡb/Ⅲa受體是血小板活化的最后共同通路。編碼GPⅡb/Ⅲa的基因具有高度的多態(tài)性。GPⅡb/Ⅲa基因(包括編碼GPⅡb和GPⅢa的基因) 突變、缺失或插入導致表型改變,進而引起血小板功能改變。迄今已發(fā)現(xiàn)C157T、A1163C、A1553G、T1565C等多個GPⅢa多態(tài)性位點,較為常見的是外顯子2第1565位氨基酸的突變,即T1565C(Leu33Pro) ,編碼Leo的位點稱為PLA1(HPA?1a),編碼Pro的位點稱為PLA2 (HPA?1b)。關于GPⅡb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較少,主要有GPⅡbMax?/Max +(G2603A,V837M),HPA3a/3b(T2622G,Ile843Ser) ,GPⅡbG1063A(Glu324Lys) 等多態(tài)現(xiàn)象,其中研究最為廣泛和深入的是GPⅡb殘基843位Ile/Ser的變異,它與人類血小板抗原3 (HPA?3) 相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