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物化學這一門科學,大家有什么了解呢?知道怎么樣書寫一份生物化學的論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生物化學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 要:生物化學是一門實驗性、技能性、理論性密切聯系的學科。為探索一套既與理論教學密切配合,又與臨床實踐緊密聯系的教學模式,我們從分析生物化學的特點和現狀出發(fā),開展了一系列關于教師隊伍建設、教材選用、完善教學內容、制定教學大綱、優(yōu)化教學組合等理論教學改革和增添實驗設備購置、開展新項目、加強學生實驗技能、改變考核方式、培養(yǎng)科研意識等實驗教學改革,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
關鍵詞: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理論教學;實驗教學
一、生物化學特點
1、課程涉及多學科理論
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課程是建立在分析化學、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等基礎上的專門學科,它要求學生必須熟練地掌握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人體器官、組織、體液的化學組成和進行著的生化過程以及疾病、藥物對這些過程的影響。
2、課程的實踐性、應用性強
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應用科學,對學生的實踐性強和操作性要求強。近年來隨著檢驗儀器不斷地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檢測項目由原來的單一項目檢測到多項聯合檢測,檢測內容由簡單的的基本定性或半定量到微量、超微量檢測;基因工程技術、酶工程技術、細胞生物工程技術、分子生物學工程技術等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1],因此,對檢驗專業(yè)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改進理論教學
1、更新教學觀念
傳統(tǒng)教育多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關鍵環(huán)節(jié)的選擇與確定多由教師掌握,而這種選擇很難適合每個學生。新的教學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從傳統(tǒng)的“惟師是從”專制型師生關系,構建為教學雙重主體之間的互動與協(xié)作關系。教師的主要職能由“教”變?yōu)椤皩А。使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2],在傳授知識過程中重視能力培養(yǎng),注重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為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和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的保證。要求青年教師與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共同切磋授課經驗,集體備課,通過專業(yè)學習,加深教師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鼓勵教學經驗豐富、專業(yè)知識廣搏和科研能力較強的教師積極參加學校的“青藍工程”,在教學上指導青年教師,培養(yǎng)一支既精通專業(yè)理論又熟悉實驗操作、科研能力較強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同時鼓勵教師多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fā)展趨勢和動態(tài),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科研能力。
3、完善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組合
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以臨床常見疾病及其生化檢驗指標為主線,突出疾病的生化機制和生化檢驗技術兩個方面,力求將生化檢驗與疾病診斷,病情監(jiān)測和預后判斷結合起來,開展講座式教學、問題討論式教學、舉例論證式教學、對比歸納式教學等多種授課方法。
三、改革實驗教學
1、模擬室內質控方法來檢驗學生實驗的精密度和準確性
通過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達到實驗應有的精度和準確性,我們嚴格注意學生每一步操作,發(fā)現問題及時給于指導糾正,加強準確取樣訓練,觀察和計算實驗所得出結果并記錄,嚴禁編造和杜撰實驗結果,將每位學生做得的數據進行模擬質控方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根據質控結果進行教學總結。經過訓練顯示學生的操作能力有明顯提高,質控合格率明顯上升。
2、學生自主選擇實驗課程內容
在開課之前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各方面的具體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由帶教教師全程負責該實驗小組實驗課程的指導工作。指導教師按實驗課程授課大綱要求擬定授課內容供學生參考,學生在帶教教師劃定的范圍中自主選擇實驗項目,這種做法可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及責任感,使得整體教學內容豐富多樣,極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操作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
3、以實驗課程為主體,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意識
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發(fā)展的決定性推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創(chuàng)新熱情和精神是大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在實驗中由帶教教師進行項目指導,設計一個科研性課題實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題設立、查閱文獻,學生從實驗設備、器材、試劑的預算入手,根據所選實驗項目預算本組實驗所需器材、種類、規(guī)格、數量、試劑的種類、數量及配制方法和準備的時間,開展實驗操作,從中得了切實的實驗結果和經驗并教學分析和探討,最后撰寫論文。
總之,通過對生物化學教學和實驗的改革,學生對生化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參與實驗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有效提高,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由于現代科技新技術不斷涌現,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課程中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還有待逐步的完善和優(yōu)化。只要我們與時俱進,根據學科發(fā)展動向,不斷改進實驗教學內容與方法,探索實驗教學新途徑,就能在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教學過程中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唐任光,鄧益斌,盧冬等.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6,28(6):1094-1095.
[2] 李淑慧,陳 莎,張陽等.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醫(yī)學研究雜志.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